【孟子中的成语】《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由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及其弟子所著,内容涉及政治、伦理、教育等多个方面。在长期的流传和使用过程中,许多出自《孟子》的语句被提炼为成语,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这些成语不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孟子的思想精髓。
以下是对《孟子》中常见成语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查阅与理解。
一、孟子中的成语总结
1. 舍生取义
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含义:为了正义或道义,宁愿牺牲生命。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含义:顺应天理、合乎道德的人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反之则孤立无援。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自《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含义:人在逆境中成长,在安逸中消亡。
4. 仁者无敌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仁者无敌。”
含义:施行仁政的人不会遇到真正的敌人。
5.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自《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含义:人民是最宝贵的,国家其次,君主最轻。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含义:尊敬自己的老人,也要推及到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也要推及到别人的孩子。
7. 五十步笑百步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含义: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却嘲笑对方。
8. 水滴石穿
出自《孟子·尽心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虽非直接原句,但常被引申为“水滴石穿”,比喻持之以恒的力量。
9. 知人论世
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含义:了解一个人,要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10. 浩然之气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含义:一种正大光明、充满正义感的精神力量。
二、孟子成语一览表
成语 | 出处 | 含义说明 |
舍生取义 | 《孟子·告子上》 | 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得道多助 | 《孟子·公孙丑下》 | 顺天理者多助,违天理者少助 |
生于忧患 | 《孟子·告子下》 | 在困境中成长,在安逸中消亡 |
仁者无敌 | 《孟子·梁惠王上》 | 实行仁政的人不会遇敌 |
民为贵 | 《孟子·尽心下》 | 人民最重要,国家其次,君主最轻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孟子·梁惠王上》 | 尊敬老人,推广至他人 |
五十步笑百步 | 《孟子·梁惠王上》 | 自己也有问题,却嘲笑别人 |
水滴石穿 | 引申自《孟子》 | 持之以恒,终能成功 |
知人论世 | 《孟子·万章下》 | 了解人要结合时代背景 |
浩然之气 | 《孟子·公孙丑上》 | 正大光明、充满正义感的精神力量 |
三、结语
《孟子》不仅是古代思想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的成语,至今仍在我们的语言中广泛使用,成为表达思想、传递价值的重要工具。通过了解这些成语的出处和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文,也能更深入地体会孟子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