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原文】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句诗描绘了边塞地区寒冷荒凉的景象,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
诗句中的“瀚海”指的是沙漠或广袤的北方边地,“阑干”形容冰层交错如栏杆,“百丈冰”强调冰层之厚;“愁云”指阴沉的天空,“惨淡”表示暗淡无光,“万里凝”则形容云层厚重,仿佛凝固一般。整句诗营造出一种苍凉、压抑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边疆风雪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感伤。
二、原文及解析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释义 | 情感表达 |
瀚海阑干百丈冰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 沙漠中冰层交错,高达百丈 | 表现边塞的寒冷与荒凉 |
愁云惨淡万里凝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 天空阴沉,云层厚重,仿佛凝固 | 营造压抑、沉重的氛围 |
三、创作背景简述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西北边疆的自然风光与军旅生活。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在安西都护府任职期间所作,借送别友人之际,抒发了对边塞苦寒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
四、艺术特色
1. 意象鲜明:通过“瀚海”、“百丈冰”、“愁云”等意象,展现出一幅壮阔而冷峻的边塞图景。
2. 语言凝练:用词简洁有力,画面感强,极具视觉冲击力。
3. 情感深沉:不仅写景,更寄情于景,传达出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悟。
五、结语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不仅是对边塞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它以极简的语言,展现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诗的全文或相关赏析,可继续查阅《全唐诗》或相关文学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