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春寒的诗句是什么】“料峭春寒”是形容早春时节寒冷而略带凉意的天气,常用于诗词中描绘初春的冷冽与清新的氛围。这一词语不仅富有诗意,也常被文人墨客用来表达对季节变化的感受或内心的情感波动。
以下是一些描写“料峭春寒”的经典诗句,并对其出处、作者及意境进行了简要总结: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意境说明 |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风细雨湿衣轻。” | 《临江仙·送钱穆父》 | 苏轼 | 描写早春的寒意和微雨,表现一种淡淡的愁绪。 |
“春寒料峭花枝冷,柳眼初开绿未匀。” | 《春日》 | 李清照 | 写春寒中花木初发,表现出春天的迟缓与清冷。 |
“料峭东风昨夜来,梅花一树雪中开。” | 《题梅》 | 王安石 | 表现早春寒气中梅花傲然开放的情景,寓意坚韧不屈。 |
“料峭春寒犹未已,残雪犹存草芽新。” | 《春日偶成》 | 程颢 | 描绘初春寒意尚未消退,但草木已萌芽,充满生机。 |
“料峭春寒入骨来,几回梦里见君回。” | 《鹧鸪天·送人》 | 辛弃疾 | 抒发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结合春寒表达内心的孤寂。 |
从以上诗句可以看出,“料峭春寒”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它既可以表现春天的寒冷与清冷,也可以暗示人生中的艰难与曲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料峭春寒”的诗句多出现在描写早春景色或抒发情感的作品中,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意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