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况愈下寓意】“每况愈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情况或状态逐渐变坏、越来越差。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道之不修,则人伦之失;人伦之失,则礼义之废;礼义之废,则风俗之败;风俗之败,则国家之危。故曰:‘每况愈下’。”原意是说,如果道德不修,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恶化,最终使国家陷入危机。
在现代语境中,“每况愈下”多用于描述事物发展过程中由好变坏的趋势,常见于对经济、环境、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状况的评价。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每况愈下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原意 | 道德不修,导致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逐步崩溃 |
现代意义 | 形容情况或状态逐渐变坏,越来越差 |
使用场景 | 描述经济、环境、健康、人际关系等负面变化趋势 |
同义词 | 越来越糟、每况更下 |
反义词 | 逐步好转、蒸蒸日上 |
二、使用示例
1. 经济方面
“近年来,由于政策调整不当,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每况愈下。”
2. 健康方面
“他长期熬夜工作,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终不得不住院治疗。”
3. 环境方面
“随着工业污染加剧,空气质量每况愈下,居民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4. 人际关系
“两人因为沟通不畅,关系每况愈下,最终分道扬镳。”
三、注意事项
- “每况愈下”强调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突然的恶化。
- 它通常用于客观描述现状,而非主观批评。
- 在正式写作中,应结合具体语境使用,避免滥用。
四、结语
“每况愈下”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映。它提醒我们,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若忽视问题的积累,最终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在面对问题时,及时干预与调整,才能避免“每况愈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