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矍铄是指什么意思】“精神矍铄”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显得精力充沛、神采奕奕。这个词语多用于对老年人的赞美,表达对其健康状态和精神面貌的高度认可。
一、
“精神矍铄”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原意是形容人的精神饱满、神采飞扬。现代汉语中,它常用来形容老年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充满活力,身体硬朗,思维清晰,情绪稳定。该词具有积极正面的含义,常用于文学作品或日常交流中,以表达对长者的敬佩与尊重。
二、表格形式解析
词语 | 精神矍铄 |
拼音 | jīng shén jué shuò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 |
释义 | 形容人虽年老,但精神旺盛、神采奕奕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老年人,表示其健康、有活力 |
近义词 | 精力充沛、神采飞扬、老当益壮 |
反义词 | 萎靡不振、无精打采、老态龙钟 |
使用场景 | 文学描写、日常赞美、敬老场合 |
情感色彩 | 积极正面,带有敬重之意 |
三、使用示例
- 老张虽然七十多岁,但依旧精神矍铄,每天坚持锻炼。
- 在座谈会上,这位退休教授精神矍铄,发言思路清晰,令人敬佩。
四、注意事项
“精神矍铄”虽然是褒义词,但在使用时应注意语境,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以免造成误解。此外,该词更适用于正式或书面语,日常口语中可适当选择更通俗的表达方式。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精神矍铄”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的肯定。它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加以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