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是什么哲学道理】“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句话出自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货币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逻辑关系。这句话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涉及物质与意识、自然属性与社会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
从哲学角度来看,“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这一说法强调的是:金银本身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的金属,并不具备作为货币的内在属性。它们只是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如用于装饰、制造工具等。然而,当人类社会进入商品交换阶段后,金银因其稀缺性、耐久性、可分割性和易于携带等特性,逐渐被选择为交换媒介,从而成为货币。
“货币天然是金银”则说明,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货币的形式最终选择了金银,因为它们最符合货币的基本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等。这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此,这句话不仅揭示了货币的历史形成过程,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二、表格展示
内容要点 | 解释 |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 金银本身是自然物,没有社会属性,不具备货币的职能。它们的价值来源于其自然属性,而非社会赋予。 |
货币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
金银成为货币的原因 | 金银具有稀缺性、耐久性、可分割性、便于携带等优点,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 |
货币的本质 |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交换关系,是社会劳动的结晶。 |
哲学意义 | 反映了实践决定认识、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事物本质与现象的统一。 |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 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方式出发,分析货币的起源和发展,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 |
三、结语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这句话不仅是对货币本质的深刻揭示,也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概括。它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价值和功能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社会实践活动决定的。在理解货币时,我们应超越对金银本身的关注,深入思考其背后的社会关系和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