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斲木怎么读】“斲木”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语,许多人在第一次看到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发音和理解其含义。本文将对“斲木”的读音、字义以及相关背景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斲木”由两个汉字组成:“斲”和“木”。其中,“斲”是生僻字,读音为 zhuó(第二声),意为砍、削、凿等动作;“木”则表示树木或木材。因此,“斲木”整体可以理解为“砍伐木材”或“雕刻木材”的意思,常用于古代文献中,表达对木工技艺的描述。
在现代汉语中,“斲木”并不常用,多出现在古文或特定语境中,如文学作品、工艺介绍等。了解其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籍内容。
二、表格展示
汉字 | 拼音 | 注音符号 | 部首 | 笔画 | 含义说明 |
斲 | zhuó | ㄓㄨㄛˊ | 斤 | 10 | 砍、削、凿 |
木 | mù | ㄇㄨˋ | 木 | 4 | 树木、木材 |
斲木 | zhuó mù | ㄓㄨㄛˊ ㄇㄨˋ | - | - | 砍伐木材、雕刻木材 |
三、延伸说明
“斲木”一词在古文中常与“匠人”、“木工”等词汇搭配使用,体现出古人对木艺的重视。例如,在《考工记》等古代工艺文献中,有对“斲木”技艺的详细记载,反映了当时木工制作的精细程度。
虽然现代生活中“斲木”已不常见,但在书法、古籍研究或传统工艺领域中,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斲木”在具体古籍中的用法,可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以更准确地把握其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