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只有春庭月】“多情只有春庭月”出自唐代诗人张泌的《寄人》,原诗为:“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这句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描绘了春天庭院中明月对离人的深情陪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一、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春庭中的月亮,虽无情感,却因诗人的主观感受而显得“多情”,成为离人心中的一份慰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是唐代抒情诗中的经典之作。
二、核心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张泌《寄人》 |
原文 |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
作者背景 | 张泌,晚唐诗人,擅长写景抒情 |
诗歌主题 | 离别之思、孤独之情 |
意象分析 | 春庭月——象征温柔、陪伴;落花——象征离别、哀愁 |
修辞手法 | 拟人(“多情”)、借景抒情 |
诗歌风格 | 清新婉约,含蓄深沉 |
文学价值 | 展现唐代文人细腻的情感表达 |
三、延伸思考
“多情只有春庭月”之所以动人,在于它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巧妙结合。月亮本身并无情感,但在诗人眼中,它成了唯一能理解离人苦楚的存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景物具有了人性的温度,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此外,诗中“春庭”与“落花”的搭配,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伤氛围,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这样的意境,正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以景抒情”手法。
四、结语
“多情只有春庭月”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即使孤独无依,仍有人或物在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正如那轮春庭月,虽不言语,却始终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