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一、文章概述
《训俭示康》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所作的一篇家训性质的文章,旨在告诫其子司马康要以节俭为本,弘扬美德。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的思想。
本文将对《训俭示康》的原文进行整理,并提供相应的白话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与价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白话翻译 |
夫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 节俭是品德的共通之处;奢侈是罪恶的最大表现。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 节俭是品德的共通之处;奢侈是罪恶的最大表现。 |
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而来也。 | “共”即“同”,意思是具有美德的人都是从节俭中来的。 |
夫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虽死不悔。 | 志士仁人,宁可牺牲生命来成就仁德,不会为了保命而损害仁德,即使死了也不后悔。 |
吾今之官,非敢言富也,然亦不贫。 | 我现在所做的官职,并不敢说富有,但也不贫穷。 |
常念衣食,皆出于人之辛勤。 | 我常常想到衣食都来自于他人的辛勤劳动。 |
故当惜福,不可骄奢。 | 所以应当珍惜福分,不能骄傲奢侈。 |
今之士大夫,多务华饰,不修实用。 | 现在的士大夫大多追求华丽外表,不注重实际。 |
每见人之富贵,便欲效之,而不思其所以致之之道。 | 每看到别人富贵,就想要模仿,却不思考他们为何能富贵。 |
是以日久而失其本心,渐入于骄奢之境。 | 因此时间久了就会失去本心,逐渐陷入骄奢之中。 |
余尝谓:‘俭,乃立身之本也。’ | 我曾说过:“节俭,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
若能守俭,虽贫不忧;若好奢,则虽富亦危。 | 如果能够保持节俭,即使贫穷也不会忧虑;如果喜好奢侈,即使富裕也会有危险。 |
康儿,汝当谨记于心,勿忘先训。 | 康儿,你要牢记于心,不要忘记我这番教导。 |
三、总结
《训俭示康》是一篇充满智慧与责任感的家训文章,作者司马光通过自身经历与观察,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并指出奢侈的危害。文章不仅适用于古代士大夫阶层,对于现代人也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质朴,内容富有哲理,体现了儒家“克己奉公、以俭养德”的思想。通过阅读和理解此文,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
如需进一步探讨《训俭示康》的现实意义或与其他古文的比较分析,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