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回归线】“回归线”这一名称听起来似乎与“回归”有关,但它的实际含义却与地球的天文现象密切相关。在地理学中,“回归线”指的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时的最北和最南界限,分别是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回归线”,是因为太阳在一年中会“回归”到这些纬度线上。
一、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并不是垂直于公转轨道的,而是倾斜约23.5度。这种倾斜导致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会在北纬23.5°(北回归线)和南纬23.5°(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当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进入夏至;当它回到赤道时,是春分或秋分;当它到达南回归线时,南半球迎来夏至。
因此,“回归线”这个名称来源于太阳直射点“回归”到这些纬度的现象,而非字面意义上的“回归”。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北回归线 | 南回归线 |
纬度 | 北纬23.5° | 南纬23.5° |
太阳直射时间 | 夏至(6月21日或22日) | 夏至(12月21日或22日) |
名称来源 | 太阳直射点“回归”至此 | 太阳直射点“回归”至此 |
地理意义 | 北半球夏季开始 | 南半球夏季开始 |
气候特点 | 热带气候区 | 热带气候区 |
著名地区 | 中国广西、云南等 | 巴西、澳大利亚等 |
三、小结
“回归线”并非指某种“回返”的行为,而是描述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往返于这两个纬度之间的自然现象。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规律。无论是北回归线还是南回归线,都是地球上重要的地理标志,承载着丰富的天文和气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