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隐隐水迢迢全诗意思】《青山隐隐水迢迢》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一诗中的开头两句。整首诗描绘了江南秋夜的静谧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韩绰的思念之情。
一、诗句原文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全诗意思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秋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韩绰的怀念之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诗句 | 意思解释 |
青山隐隐水迢迢 | 远处的青山隐约可见,江水悠长绵延不绝。 |
秋尽江南草未凋 | 虽然已是深秋,但江南的草木依然繁茂,没有枯黄。 |
二十四桥明月夜 | 在二十四桥的明月夜晚,景色格外清幽。 |
玉人何处教吹箫? | 可爱的人(指韩绰)在哪儿吹箫呢?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三、诗歌赏析
杜牧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秋夜图,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诗中“青山隐隐”、“水迢迢”表现出空间的辽阔和视觉的朦胧感;“草未凋”则透露出江南气候的温润与四季分明的特点。后两句借景抒情,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体现了唐诗中常见的“以景寓情”的艺术手法。
四、总结
《青山隐隐水迢迢》不仅是对江南秋景的生动描写,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美好的回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诗的创作背景或杜牧的其他作品,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