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的含义】“虎踞龙盘”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地势险要、气势雄伟或人物威武不凡。这个成语最早见于《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原文为:“亮曰:‘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周瑜曰:‘刘备,人杰也,今操得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刘备)之亡,若去其羽翼,非徒无益,乃大损也。’于是遂定计,与魏相拒。……孙权亦谓孔明曰:‘此地虎踞龙盘,帝王之都也。’”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虎踞龙盘”最初是用来形容南京(古称建业、金陵)的地理形势。南京地处长江之滨,四周山川环绕,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多个朝代的都城。因此,“虎踞龙盘”不仅描述了地形的险要,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来源 | 《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 |
原意 | 形容南京地势险要、山川环绕、易守难攻 |
引申义 | 比喻人物威武、气势磅礴;也可形容地方重要、战略地位高 |
文化内涵 | 体现古代对地理与政治关系的认知,具有历史厚重感 |
现代使用 | 多用于描写风景名胜、城市风貌,或比喻人物气度不凡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地理描述:如“南京城虎踞龙盘,是东南重镇。”
2. 人物比喻:如“这位将军虎踞龙盘,气宇轩昂。”
3. 文学创作:在诗词、小说中常用来渲染气氛,增强画面感。
三、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虎踞龙盘”的异同 |
山河表里 | 地形险要,内外皆有屏障 | 相似,但更强调内外防御 |
龙盘虎踞 | 与“虎踞龙盘”意思相同,语序不同 | 实质相同,多用于口语 |
巅峰对决 | 双方激烈竞争 | 不同,侧重斗争而非地理或气势 |
四、结语
“虎踞龙盘”不仅是对地理环境的生动描绘,更是中华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视。今天,这一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在文学、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