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罗天下 >

今日快讯播报:新冠病毒抗体如何检测 新冠治疗临时医保政策

2023-01-09 14:50:37 来源: 用户: 

今天小编发现新冠病毒抗体如何检测 新冠治疗临时医保政策的热度非常高,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于新冠病毒抗体如何检测 新冠治疗临时医保政策的信息了解欲望比较大,那么小编也是特地去网上收集了一些相关的内容,下面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吧,那么下面的内容并非本站小编编写,如有问题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  

一、新冠病毒抗体如何检测

新冠病毒核酸、抗体检测是属于两种检测方式,具体方式如下: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一种“进行时”检测,只有通过核酸检测为阳性才能确诊新冠病毒感染。

目前我国各地通常采取核酸检测的方式进行新冠病毒感染的筛查。进行核酸检测时,需要采集咽拭子或鼻拭子,采取样本送往专业的实验室进行病毒核酸提取,随后加入各种试剂使用PCR仪器进行扩增,根据扩增的结果判定人群此时的感染情况。

阴性结果表示检测中没有检查到新冠病毒,但是阴性不一定就是“没有”,可能是病毒含量很低而检测不到,必要时需要多次检测。阳性结果多提示感染了新冠病毒。

抗体检测是“过去时”检测,是新冠肺炎的辅助诊断。

新冠病毒抗体检测需要抽血检测,一般需要使用专门的试剂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患者体内的IgM或IgG特异性抗体。IgM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是既往感染的标志。通过对疑似病例检测IgM和IgG,不仅可以鉴别是否感染,还能判断患者是近期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相互结合可以更好地判别此时人员的感染情况。

二、新冠治疗临时医保政策

昨日,国家医保局、财政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新冠治疗仍延续医保临时支付政策,先行执行至3月31日。相关政策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之日起施行。

通知指出,为保障新冠患者不因住院费用问题影响治疗,对住院的新冠患者延续“乙类甲管”时的政策,全额保障新冠患者的住院费用。新冠患者在所有收治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的住院医疗费用,由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该政策以新冠患者入院时间计算,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

在新冠患者门急诊治疗费用保障上,通知表示,要求实施专项保障提高门急诊患者在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治疗新冠的报销水平。加大医保对农村地区、城市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支持力度,对在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疑似症状参保患者门急诊费用实施专项保障,鼓励基层医疗机构配足医保药品目录内(含各省临时增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参保患者在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与新冠治疗有关的(医保目录范围内)门急诊费用,原则上不设起付线和封顶线,报销比例不低于70%。具体规定由地方医保部门商财政部门根据医保基金运行情况研究确定,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参保患者在其他医疗机构发生的新冠门急诊治疗费用,按照其他乙类传染病医保报销政策,对纳入医保范围的看病和药品费用,应报尽报。

在新冠患者用药保障上,通知中明确,为适应当前疫情形势,满足新冠患者用药需求,决定临时扩大医保药品目录,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现行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有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660种,在此基础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内包含的新冠治疗药品也实行医保临时支付政策。药品仍然不足的地方医保部门参照各省联防联控机制认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品目录,结合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可临时性扩大医保药品目录。

文章转载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