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罗天下 >

今日快讯播报:春节阳康者决赛圈选手们应注意什么 第十版诊疗方案对比第九版的十大改变

2023-01-07 19:53:26 来源: 用户: 

今天小编发现春节阳康者决赛圈选手们应注意什么 第十版诊疗方案对比第九版的十大改变的热度非常高,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于春节阳康者决赛圈选手们应注意什么 第十版诊疗方案对比第九版的十大改变的信息了解欲望比较大,那么小编也是特地去网上收集了一些相关的内容,下面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吧,那么下面的内容并非本站小编编写,如有问题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  

一、春节阳康者决赛圈选手们应注意什么

参考文章: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85364148102890042/?log_from=934f5b1ee020a_1673055630227

二、第十版诊疗方案对比第九版的十大改变

“医学界”根据最新发布的方案内容,总结了其中的十点最新变化。

第一,潜伏期缩短:

第九版: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

第十版: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3天内传染性最强。

第二,易感人群变化:

第九版: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第十版:在第九版基础上,增加“老年人及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感染后重症率、病死率高于一般人群,接种疫苗后可降低重症及死亡风险。”

第三,第十版增加“预防”章节,去掉“病理改变”章节。

第十版提出,疫苗接种要应接尽接。

第四,“临床表现”多处变化。

第九版称“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第十版称“潜伏期多为2-4天。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发热多为中低烧,部分病例亦可表现为高热,热程多不超过3天。”“儿童感染后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高热相对多见。”

第五,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项目改变。

第十版增加“抗原检测”“病毒培养分离”条目。

第六,诊断标准变了。

第十版称,有新冠感染相关临床表现,具备4种病原学、血清学检查结果之一,即可诊断。抗原阳性,病毒分离、培养阳性,恢复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为急性期4倍或以上升高,皆是诊断依据。

第七,临床分型改了。

第十版改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

轻型是指“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如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中型是“持续高烧>3天或(和)咳嗽、气促等,但呼吸频率<30次/分、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影像学可见特征性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表现。”

此外,第十版将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改为“65岁以上,尤其是未全程接种疫苗者”。第九版是“60岁以上”,未提疫苗接种情况。

第八,治疗方面有变化。

第十版提出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第十版去掉了集中隔离和治疗场所等规定。

第十版抗病毒治疗增加莫诺拉韦,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其他抗新冠病毒药物”。保留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康复者恢复期血浆。这两个方法未被WHO、美国NIH等纳入诊疗指南。

“儿童特殊情况处理”内容更多了,在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基础上,还纳入了儿童急性喉炎或喉气管炎诊疗,喘息、肺部哮鸣音,脑炎、脑病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内容。

第九,修改“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章节。

第九版称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的要求执行。

第十版整理为4方面内容,包括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做好患者分流等。并提出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暴露风险进行适当的个人防护。在工作期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并严格执行手卫生。

第十,简化“住院患者的出院标准”。

第十版称病情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超过24小时,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可以转为口服药物治疗,没有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并发症等情况时,可考虑出院。

文章转载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