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罗天下 >

今日快讯播报:刘鑫若无力支付赔偿款会有怎样的后果 媒体称刘鑫募捐是调整法律的严肃性

2023-01-04 17:50:24 来源: 用户: 

今天小编发现刘鑫若无力支付赔偿款会有怎样的后果 媒体称刘鑫募捐是调整法律的严肃性的热度非常高,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于刘鑫若无力支付赔偿款会有怎样的后果 媒体称刘鑫募捐是调整法律的严肃性的信息了解欲望比较大,那么小编也是特地去网上收集了一些相关的内容,下面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吧,那么下面的内容并非本站小编编写,如有问题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  

一、刘鑫若无力支付赔偿款会有怎样的后果

根据刘鑫透露的境况,部分网友担心近70万的赔偿款最终“不了了之”。

无力支付赔偿款的情况,法律作何规定?艾行利表示,如果刘鑫无力执行判决,法院查实债务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只能先中止执行,待未来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再恢复执行。

但是,如果刘鑫故意隐瞒财产抗拒执行,法院可以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进行信用惩戒。“如果属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除了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之外。就其抗拒执行的行为,一般情节可处以罚款或拘留;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艾行利还提出,在支付困难的情况下,原被告可以就还款金额、还款方式进行协商,双方协商一致的话,可以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不过就本案来说,早该结束的案件因为刘鑫募捐再起波澜,对原告本身就是一种伤害,双方应该很难达成执行和解。”

记者注意到,1月3日,原告江秋莲发布微博,称刘鑫多次因违规被微博禁言,又再次注册新账户,继续发布歪曲案件事实的内容诽谤被害人江歌及江歌母亲。请微博管理员处理,关闭刘鑫的微博账号。

1月4日,“刘暖曦微博永久禁言”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其新浪微博账号个人页面显示,“因违反社区公约,该用户处于永久禁言状态。”

二、媒体称刘鑫募捐是调整法律的严肃性

12月30日,江秋莲与刘鑫生命权纠纷案迎来终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刘鑫需赔偿江秋莲各项经济损失496000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00元。近日,刘鑫在社交平台上对近70万赔偿款发起募捐,称“如果有人愿意帮我,我叩谢你们,我会一笔笔记下,大恩大德,希望有机会报答”。

江歌事件这几年带来了太多风波和曲折,但眼下,法律已经做出了终审判决,这也意味着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对案件中的是非曲直,如今已没有了继续纠缠的必要。判决中说得很清楚:刘暖曦(即刘鑫)对江歌遇害存在明显过错,其过错行为与江歌死亡后果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既然有过错,就必须承担责任。不管刘鑫本人是否认同判决,都应该积极赔偿对方的经济损失,履行自身的法律责任。用募捐来支付赔偿,无疑形成了对法律严肃性的挑战。

当然,刘鑫这一行为可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募捐,更与“慈善”不沾边,网友对其进行打赏,只能算一种民事赠与。但是,这对社会的爱心和同情心,构成了一种“消费”,其隐含的逻辑似乎是,如果网友不打赏,就无法履行赔偿责任。

刘鑫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有手有脚,我不怕吃苦,什么脏活累活都可以干”“我受过教育的人,没有理由放弃尊严”。既然如此,就不应该指望靠网友打赏来筹集赔偿款,而应该说到做到,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赢回尊严、履行责任。这也是法律判决的意义所在。

应该看到,江秋莲与刘鑫生命权纠纷案的判决弘扬的是人间正气,唤醒的是社会良知——热心助人者应该得到补偿,自私冷漠者必须得到惩戒。因此,公众希望看到的是有过错的一方用实际行动弥补自己的过错,而非推脱责任,这不只是法律判决的导向,也是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在要求。

此前的判决语重心长地指出:“希望双方当事人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加强沟通,消除恩怨,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回归正常生活。”确实,法律既然已经一锤定音,众人就应该尽快回归正常的生活,毕竟,无论对刘鑫还是江歌母亲而言,人生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刘鑫在社交媒体上发起的募捐再次伤害了江歌母亲的感情,让本应该平息的事件再起波澜,这无疑是令人感到遗憾的。网络求助,应该留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法律的严肃性必须得到维护,这场闹剧该收场了。今后,大家更希望看到的是当事人都能过上平静的生活,远离网络的喧嚣,而不是频繁出现在社交媒体的热搜榜。

文章转载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