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计算公式(现金流量表编制跟我学)

2023-09-09 23:43:03 来源: 用户: 

你们好,最近小时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计算公式,现金流量表编制跟我学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 大意:因为大部分公司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一年也就那么几个,相对容易找到,所以先编制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表,再编制现金流量表附表,根据报表也可以很容易得到。

2、 然后将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加入附表中的现金流量净额,看是否与现金净增加额一致。如果它们是一致的,那么你的现金流量表是平的。如果不是,找出原因。这部分公司大多业务较少,很容易找出原因。

3、 步骤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4、 这部分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相比,看的是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中的投资科目是否发生了变化,科目的变化是否会引起现金的变化。相关科目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

5、 看本期是否有各种资产的购买和处置,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科目的变动是否有现金收入,然后分别计入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活动明细。一定要分析所有相关科目的明细账,仅仅依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不够的。

6、 第二步: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7、 这部分现金流量,与资产负债表相比,取决于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的融资科目是否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是否导致现金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和财务费用的变化。

8、 看本期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是否有变动,增加或减少实收资本和股利分配,然后分别计入现金流量表的筹资活动明细。

9、 第三步,准备课表。

10、 附表是从净利润中扣除非现金项目、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附表的编制应根据各项目的分析填写。

11、 1.净利润,取利润分配表中的“净利润”项。

12、 2.资产减值准备取自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属于未支付现金项目)。

13、 3:固定资产折旧,取本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贷方发生额(属于未支付现金项目)。

14、 4:无形资产摊销,取无形资产当期累计摊销(属于未支付现金项目)的贷方发生额。

15、 5.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取当期长期待摊费用的贷方发生额。

16、 6.当待摊费用减少时,取“待摊费用”账户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差额。

17、 7:预提费用增加,取“预提费用”账户期末余额和期初余额的差额。

18、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作为“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19、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是指属于“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固定资产盘亏”明细科目借方金额与属于“营业外收入”科目的“固定资产盘盈”贷方金额的差额。

20、 10:财务费用,财务费用科目所属的利息费用明细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不包括利息收入等其他明细科目的发生额。

21、 11:投资损失,取“投资收益”账户借方发生额,

22、 12:递延税贷项,取“递延税款”账户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

23、 13:存货的减少,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所有存货账户的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

24、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账户的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

25、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等账户的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

26、 第四步,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27、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销项税+应收账款的期初减期末+预收账款期末减期初,销项税按照已经支付的销项税,不要直接收入乘以税率;应收账款是余额,即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

28、 2、收到的税费返回=增值税退税+其他税返还

29、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利息收入+政府补助+其他+其他应收款的贷方+其他应付款的贷方

30、 4、购买商品接收劳务支付的现金=营业成本+进项税+应付账款的期初减期末+预付账款的期末-期初+存货的期末减期初-支付给职工的工资;

31、 进项税根据增值税明细中列支,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主要是计入生产成本中的工资

32、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薪酬=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减期末+计入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借方的工资

33、 6、支付的各项税费=支付的增值税+其他税种的借方数

34、 支付的增值税根据增值税明细表列示

35、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支付的罚款+手续费+基金+其他应收款的借方+其他应付款的借方+支付的管理费用+支付的销售费用

36、 支付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中扣减工资、福利、折旧、摊销等。

以上就是现金流量表编制跟我学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