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包括哪些?(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和作用)

2023-08-24 17:42:31 来源: 用户: 

你们好,最近小时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包括哪些?,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和作用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 一致性问题

2、 一致性是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的一个难题。通常这个环节起的是容灾备份的作用,同步操作多在“空闲时间”,属于后台操作。区块链采用“前——”同步运行。当生成一个块时,

3、 区块链的更新需要所有副本来完成内容一致的副本。如果内容是分块存储的,那么更新的数据量就是更新的内容乘以拷贝数,再加上拷贝之间的传输距离和带宽,所以整个操作比较耗时,整体效率体现在系统中最长的同步时间,如图。

4、 所以采用这种方式会影响对高频应用的响应,比如很多交易场景。因此,一致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控制更新内容的大小,限制副本的数量。比特币系统的实现采用前者,私链应用后者。

5、 降维哈希问题

6、 一致性的确是区块链技术未来真正应用的关键。如何降低「魔性」?梅瓦尼斯斯旺给出了他的想法,如果同步的数据只是64位或者128位的数字序列,那么一致性至少是可控的。在这种模式下,

7、 任何数字资产(如文件、图片、视频记录、监控记录、软件等)的数据。)的区块链服务不需要存储在区块链中,更新的内容只是相应的系列。所以,如何降维是这个模型下的问题,共识的内容是自然语义。

8、 当自然语义过渡到程序可识别的数字表达时,多维自然语义和元数据需要一一映射。这一过程需要对信息进行降维,其中使用了哈希和编码等技术。例如9G基因组文件,

9、 需要降维为一维二进制序列,以平衡区块链同步前缀的负外部性,最终使智能契约执行算法能够识别对象的“真实性”。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这种方式的哈希过程不是地址(地址是数字资产数据的存储地址,

10、 比如指基因组文件的存储地址。区分比特币中的哈希地址,其本质是明确比特币的所有权,类似于交易的甲乙双方的映射,如果地址信息存储在区块链中。

11、 一是违背了内容共识的机制,二是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一旦非法入侵者获得任何副本,他就可以找到合同内容的存储空间进行篡改。降维哈希的过程类似于“压缩”。

12、 需要根据数据内容、文件特征和时间戳等特定信息对其进行压缩。这样,智能合约的执行算法就可以判断指定内容的“真实性”。所以这个过程复杂而艰巨,工作量巨大。

13、 智能合同的连接

14、 智能合约的核心是用程序算法代替人来执行合约。从这个概念来看,合同的执行力可以和支付宝相提并论。当买卖双方在淘宝上达成某笔交易时,货物的支付和接收都会按照支付宝的程序执行,买卖双方对程序的执行都比较配合。因此,

15、 智能合约的前提必须是签署的交易在执行前不能被篡改。区块链因此成为去中心化环境下智能合约的天然基石。这种机制可以确保智能合约在执行程序之前可以获得“原始”合约。

16、

17、 通常对智能合约的“触发”有两种自然的解决方式,模式A和模式B,如图。前者通过数据本身的内容形成触发事件来驱动智能合约的执行,因此在执行之前需要验证数据内容和哈希值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

18、 就意味原始数据被篡改后续需要匹配容灾恢复机制。而采用模式B,则需要智能合约实现对哈希值的解读。如果说降维哈希是“压缩”,那么与智能合约之间的衔接就需要执行“解压”,需要从数字串列的特征值上进行解读,

19、 实现执行算法的“事件触发”。因此,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应用需要对数字资产内容进行标准化,通过标准的组件配置实现资产从注册、确权、转移等功能的量身定制。

20、 区块链的检索

21、 如果说一致性问题的解决是区块链“写”操作的实践,那么区块链内容的检索就是一个“读”过程。因此,对于应用的需求而言,切不可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在内容实现广泛共识的基础上,

22、 我们可以相机选择合适的方式来优化区块链上的遍历。中心化的检索或者区块链本身复合检索功能都是可以参考的方式。国内开发的唯链Vechain是采用后者的一种方式,将地址信息和内容信息同时进行哈希。

23、 但这一方案反而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因为区块链系统存在太多的副本。假如非法入侵者获取到任何一个副本就得到了系统一个完整的地址表,入侵者就很容易找到原始数据的存放空间进行“篡改”。

24、 所以需要强调的是: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仅仅指区块链上存储的内容(如图4红色圈出的内容,图中的序号说明了整个流程)难以篡改,而非其他数据。同时,

25、 复合地址信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为未来系统的负载均衡设置了障碍。由于的区块链不能“瘦身”,存储信息日益膨胀使得“读”效率会逐步降低,

26、 未来客户端是否需要装载完整的区块链?毕竟对于单个用户而言涉及到的信息比例很低,在区域内建立区块链服务器也不为一个预期的方向。这样“去中心”的区块链将过渡到“非中心”的区块链,

27、 由区块链服务器保留完整的链信息。

28、

29、 传统金融的基础设施是中心化的,交易过程中信息的汇总、合同的内容、信用的背书等等操作都必须以金融中介机构为中心。由它为双方达成的合约背书,也就默认了凡是中介机构承载的交易信息都是正确的。因此,

30、 传统中心化的服务方式,系统本身是不容错的。一旦中介机构本身存在道德风险或者中介机构被黑客恶意修改合同,那么交易合同履行存在漏洞,参与者会出现财产损失。这进一步说明了,

31、 最近几年金融机构的服务器屡受攻击的动机所在。区块链的存在允许了系统的容错,通过“去中心的共识”实现系统的统一数字表达,将供需拉得更近。持续的被关注,本身就是对传统金融现状的“反抗”。

32、 金融本质是价值的流动,需求、供给和中介成为了实现流动的三个环节。传统的金融中介现阶段难以完成供需的直接满足,区块链强化供需、削弱中介来实现供需效率匹配的优化,这也是当前供给侧改革一种技术实现。

以上就是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和作用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