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研究表明城市光污染与鸟类眼睛变小有关

2023-09-21 17:01:08 来源: 用户: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大城市的明亮灯光可能会导致一些鸟类进化适应较小的眼睛。研究人员发现,常年生活在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中心的两种常见鸣禽——北红雀和卡罗莱纳鹪鹩——的眼睛比来自不太明亮郊区的同一物种的成员小约5%。研究人员发现,彩鹀和白眼绿鹀这两种候鸟的眼睛大小没有差异,无论它们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城市的哪个地区。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上,在美国鸟类数量迅速下降的情况下,对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这项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留鸟可能会适应城市地区,但候鸟却没有适应,可能是因为它们在冬天过冬的地方——它们不太可能受到同样的人为造成的光线和噪音压力。这可能会使其它们在繁殖季节更难适应城市生活,”华盛顿州立大学野生动物生态学家兼资深作者詹妮弗·菲利普斯说。

根据之前的研究,自1970年以来,美国和加拿大已经失去了29%的鸟类数量,即30亿只鸟类。科学家认为,栖息地破碎化是鸟类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但目前的研究表明,人类造成的光等感官污染物也可能对鸟类应对城市生活的能力产生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菲利普斯与圣安东尼奥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博士后托德·琼斯和研究生阿尔弗雷多·拉马斯合作,研究了来自圣安东尼奥中部和边缘地区的500多种鸟类。他们比较了鸟类的身体和眼睛大小,并分析了每个区域白天和夜间的噪音和光线测量结果。

虽然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城市核心的鸣禽比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同一物种的成员眼睛更小,但他们发现像彩鹀这样的候鸟(如图)的眼睛大小没有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候鸟可能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图片来源:JenniferPhillips,华盛顿州立大学

不同地区的鸟类体型没有差异,除了一种:彩鹀。经过进一步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这种体型差异主要是由于年龄造成的。年轻、体型较小的雄性彩鹀无法像颜色更鲜艳的长辈那样竞争配偶,它们更常见于更明亮、更吵闹的中心地区,而这些地区可能不太受欢迎。

虽然其他研究也着眼于城市光线如何影响鸟类“黎明之歌”的时间和昼夜节律,但这是第一个已知的显示与眼睛大小相关的研究。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现为史密森尼候鸟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琼斯说,较小的眼睛尺寸可能使鸟类能够应对城市环境中更明亮、更恒定的光线。眼睛较大的鸟类可能会因城市灯光的刺眼而有些失明,或者无法睡好觉,这使它们在城市地区处于不利地位。

“人类可能会对鸟类产生一些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意想不到的后果,”琼斯说。“考虑到城市环境不会很快消失,我们不知道这些适应是否会对鸟类产生好的或坏的影响。了解如何为鸟类管理这样的环境也很重要。不适应城市。”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最近拨款210万美元的支持下,菲利普斯正在领导一个团队研究光和噪音污染对多种鸟类的影响。该团队将进行受控实验,以帮助确定光线和噪音如何影响鸟类的压力水平、睡眠激素、歌曲结构和攻击性水平,以及这些特征是否与整体健康相关。

“我们想知道分子和行为尺度上的模式是否会影响健康。本质上,我们试图了解这些生活在感官污染世界中的动物的好处和成本,”她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