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什么(祭灶)

2023-09-21 08:32:49 来源: 用户: 

你们好,最近小时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祭灶节民间讲究吃什么,祭灶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 祭灶是一个非常流行的习俗,在我国人民中有很大的影响。在过去,几乎每个厨房都有一个灶神。人们称这位神为司冥菩萨或司冥厨主,相传他就是负责管理各家厨房炉火的九天东厨主王福军。

2、 被崇拜为家庭的守护神。灶神龛多位于厨房的北面或东面,灶神的神像在中间。有些没有灶王壁龛的人还直接把神像贴在墙上。有的神只画一个灶神,有的神有男女两个。女神叫厨神奶奶。

3、 这大概是对人类情侣形象的模仿。灶神的雕像大多还印有这一年的历法,并写有厨师之首、世界守护者、一家之主等字样,以示灶神的地位。两边贴上对联,保护全家平安。

4、 灶神从去年大年三十开始就一直呆在家里保护和监督家人。腊月二十三,灶神会升天,向天上的玉帝报告这一家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叫送灶或辞灶。根据厨神的报告,

5、 然后把这个家庭在新的一年里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交给灶神。所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灶神的报告真的很有意思。

6、 送灶一般在黄昏举行。一家人先去厨房,摆好桌子,在厨房墙上的神龛里给灶王爷上香,献上用焦糖和面粉做成的蜜瓜。然后把竹竿扎成纸马,做动物的饲料。用焦糖祭祀灶神,是为了让他老人家嘴甜。在一些地方,

7、 他还在灶王爷的嘴上画了糖,说:多说好话,不说坏话。这是用糖堵住灶神的嘴,叫他不要说坏话。在唐代作品《辇下岁时记》中,记载了司明(灶神)在灶上涂抹酒糟而醉。

8、 人们用糖涂上灶王爷的嘴后,摘下神像,带着纸和烟升天了。有的地方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秆和松枝,然后把供奉了一年的灶王爷雕像从神社里拿出来,和纸马、草料一起放在火上烧。院子里被炉火照得通明,这时候一家人围着火堆磕头。

9、 一边烧一边祈祷:又是第23年了,我要送灶王爷去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你会平安到达。蜜瓜又甜又甜。请对玉皇大帝好言相劝。送灶神的时候,有的地方还有几个乞丐,乔装打扮,唱歌跳舞挨家挨户送灶神,叫送灶神。

10、 以换取食物。送灶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很普遍。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首《庚子送灶即事》的诗:一颗鸡胶糖,花瓣的礼服。如果家里什么都没有,就只有几只羚羊。他在文章《送灶日漫笔》中说:灶王爷升天的那一天,

11、 街上还有一种糖,有一个柑橘那么大。我们那里也有这个东西,但是是平的,像厚厚的煎饼。那就是所谓的牙龈牙。本意是想请灶王爷吃了它,粘上牙齿,让他说不出玉帝的坏话。鲁迅诗歌中关于羚羊的典故,

12、 从《后汉书阴识传》:当宣帝被宣布为皇帝时,那些有阴一面的人是最孝顺和善良的。第十二天早上做饭,见到灶神,孩子又要拜,又要庆祝;家里有一只羚羊,所以受到崇拜。第三个之后自然就变得极其有钱了。我知道第三世界,但我是繁华的,所以我经常推荐黄羊在第十二天祭灶。尹子芳看到了灶神,

13、 杀羚羊祭祀,然后交好运。从此,杀羚羊的习俗祭灶流传下来。

14、 唐宋祭灶的供品相当丰富。《祭灶词》由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对当时的民间作了极其生动的描述祭灶:古时候说腊月,灶王爷对天说话。云、车、风、马流连忘返,

15、 家里有杯子和盘子。猪头是煮熟的,鱼是新鲜的,豆沙和甘松鱼饵是圆的。男人提出让女儿回避,就是喝酒烧钱。你闻不到你仆人的挣扎,你的猫狗碰你也不觉得生气。送你到天门醉饱,也不要长勺短勺的重复云烟,向市场乞讨分。

16、 祭灶腊月二十三和过年关系密切。因为,一周后的除夕夜,灶神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和其他神一起来到了人间。灶神被认为是指引天上诸神的。

17、 其他神过年后又升天了,只有灶神会在别人的厨房里呆很久。迎神的仪式叫接神,叫为灶神接灶。一般是除夕夜拾灶,仪式简单很多。那时候只要换上新的灶灯,在灶龛前烧香就行了。

18、 有句话叫男人不是拜月,女人也不是祭灶。有些地方女性不是祭灶。据说厨神长得像小白脸,怕女人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神的起源,由来已久。

19、 在中国的民间神中,灶神的资格由来已久。早在夏朝的时候,他就已经是被百姓崇敬的大神了。据古书《礼记礼器》孔书:颛顼之子日力被拜为灶神与祝融。《庄子.达生》记录:灶台有个馍馍。

20、 司马彪评价:馍馍,灶神,一身红衣,看起来是个美女。《抱朴子.微旨》年,记载了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灶神也控诉了白人的罪行。这些记录大概是祭灶,神之源。还有,

21、 或者说灶神是一个挖柴生火的人;还是神农的火官;还是被黄帝煮熟的苏李记;或灶神姓张,名榜,字郭;众说纷纭。

22、 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古时候有个姓张的家庭,兄弟俩,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油漆工。我哥哥擅长烹饪锅碗瓢盆。他被东街和西广场邀请,他们都称赞他的厨艺很高。他成名已久,方圆在千里之外都称他为张躁国王。

23、 奇怪的是王说,无论谁建立了一个炉子,他喜欢干涉别人的家,如果有争议的话。遇到吵吵闹闹的媳妇,他会劝,遇到凶婆婆,他会说自己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邻居有事都会找他,大家都很尊重他。王活了七十岁。

24、 他死的时候,正好是腊月二十三的深夜。在王死后,张嘉珂陷入了一片混乱。原来王是一家之主,家里的一切都由他指挥。现在大哥已经离开了人世,弟弟只能写诗画画。虽然他花了很多时间,但他从来没有打理过家务。几个媳妇吵着要分开,

25、 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

26、 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

27、 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

28、 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

29、 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

30、 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以上就是祭灶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