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个民族多了哪2个】在中国,通常所说的“56个民族”是官方认定的少数民族数量。但近年来,一些资料或文章中提到“58个民族”,这引发了部分人的疑问:为什么会有“58个民族”的说法?多出的两个民族到底是谁?
其实,“58个民族”的说法并非官方正式表述,而是一种非正式的说法,主要是由于在某些地方性文献、民间记录或历史资料中,将一些未被正式确认为独立民族的群体也纳入统计范围,从而导致总数出现差异。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58个民族”说法中可能涉及的“多出来的两个民族”。
一、背景说明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官方认定的民族共有56个。其中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的划分是基于历史、语言、文化、宗教等因素,并经过长期的民族识别工作后确定的。
然而,在一些非官方的资料中,可能会将某些“未定民族”或“待定民族”也列在其中,从而形成“58个民族”的说法。
二、可能的“多出来的两个民族”
根据目前可查的资料和民间说法,以下两种情况较为常见:
| 序号 | 民族名称 | 简要说明 |
| 1 | 基诺族 | 基诺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20世纪50年代才被正式确认为一个独立民族。但在一些早期资料中,基诺族可能被误认为是其他民族的一部分。 |
| 2 | 阿昌族 | 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民族识别才被确认为独立民族。在一些较早的统计中,阿昌族可能未被单独列出。 |
此外,也有部分资料提到“珞巴族”和“门巴族”在某些统计中被分开计算,但这并不属于“多出两个”的范畴,而是对原有民族的细分。
三、总结
“58个民族”的说法并不是官方认可的数字,而是源于不同统计口径或历史时期的差异。其中“多出来的两个民族”通常是由于一些民族在历史上未被单独识别,或者在某些资料中被重复计算所致。
因此,我们在了解中国民族构成时,应以官方发布的“56个民族”为准,避免因非正式说法造成误解。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个民族的历史或现状,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