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村村长选举有什么规定】在2020年,中国农村村长的选举仍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相关地方性法规。虽然国家层面没有统一的“村长”职位名称,但实际中“村长”通常指的是村委会主任。因此,本文围绕村委会主任的选举规定进行总结。
一、2020年农村村长(村委会主任)选举的主要规定
1. 选举主体
村民委员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选举工作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2. 候选人资格
- 必须是本村户籍的村民;
- 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良好,办事公道;
- 能够履行职责,热心为村民服务。
3. 选举程序
- 成立村民选举委员会;
- 公布选举时间、地点和方式;
- 登记选民名单并公示;
- 提名候选人,进行竞选演讲;
- 投票、计票、公布结果;
- 报上级政府备案。
4. 选举方式
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实行差额选举或等额选举,具体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决定。
5. 任期与连任
村委会每届任期三年,可连任,但不得超过两届(部分地区可能有不同规定)。
6. 监督机制
选举过程中接受村民监督,并可向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民政部门举报违规行为。
二、2020年农村村长选举主要规定总结表
| 项目 | 内容 |
| 选举主体 | 村民直接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 |
| 候选人资格 | 本村户籍、年满18岁、品行良好、能履职 |
| 选举程序 | 成立选举委员会 → 公示 → 登记选民 → 提名候选人 → 投票 → 计票 → 公布结果 |
| 选举方式 | 无记名投票,差额或等额选举 |
| 任期 | 每届3年,可连任,一般不超过两届 |
| 监督机制 | 村民监督,可向乡镇或县民政部门举报 |
三、注意事项
- 2020年全国范围内推行“村民自治”,强调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但不得违反国家法律的基本原则。
- 选举过程中应避免拉票、贿选等不正当行为,确保选举合法有效。
综上所述,2020年农村村长(村委会主任)的选举仍以依法依规、公开透明为核心,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的规范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