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运动发生在哪年】“一二·九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学生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青年在民族危亡之际的觉醒和抗争精神。这一事件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对后来的抗日救亡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
“一二·九运动”发生于1935年12月9日,是一场由北平(今北京)学生发起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北方,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北平学生率先走上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要求政府抵抗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
这场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起点之一。因此,了解“一二·九运动”的时间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二、关键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运动名称 | 一二·九运动 |
| 发生时间 | 1935年12月9日 |
| 发生地点 | 北平(今北京) |
| 主要参与者 | 北平各高校学生 |
| 背景原因 | 日本侵略加剧,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 |
| 运动性质 | 抗日救国学生运动 |
| 历史意义 | 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激发民族意识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一二·九运动”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更是中华民族团结抗争精神的象征。了解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铭记过去、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