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充栋相关典故】“汗牛充栋”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书籍极多,搬运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堆满屋子。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原意是形容书籍之多,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物品、资料或知识的丰富。
以下是与“汗牛充栋”相关的几个经典典故及其出处和含义总结:
一、典故总结
典故名称 | 出处 | 原文内容 | 含义 |
汗牛充栋 | 《送薛存义序》 | “今之书,皆汗牛充栋。” | 形容书籍极多,搬运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堆满屋子。 |
藏书之家 | 《汉书·艺文志》 | “郡国藏书,多至万卷。” | 古代藏书家常以书籍为贵,家中藏书众多。 |
程门立雪 | 《宋史·杨时传》 |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 表示对师长的尊敬,虽寒风凛冽仍站立等待。 |
读书破万卷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强调广泛阅读对写作的帮助。 |
韦编三绝 | 《史记·孔子世家》 | “读《易》,韦编三绝。” | 孔子勤读《易经》,多次翻断编联竹简的皮绳,形容勤奋学习。 |
二、典故解析
1. 汗牛充栋:最早出自柳宗元的文章,用来形容书籍数量庞大。在古代,由于纸张昂贵,书籍极为珍贵,能够拥有大量藏书的人往往是士大夫或贵族,因此“汗牛充栋”也带有对知识积累的赞美之意。
2. 藏书之家:中国古代有“藏书楼”“藏书阁”等专门存放书籍的地方,如清代的“四库全书”便是一座庞大的皇家藏书体系,体现了古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3. 程门立雪:这个典故强调了尊师重道的精神,虽然故事发生在宋代,但其精神与“汗牛充栋”所体现的求知精神相辅相成。
4. 读书破万卷:杜甫的诗句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也说明了广泛阅读的重要性,与“汗牛充栋”中书籍丰富的理念一致。
5. 韦编三绝:孔子的勤奋学习精神成为后世学子的楷模,体现了古人对学问的执着,与“汗牛充栋”中的知识积累形成了呼应。
三、结语
“汗牛充栋”不仅是一个描述书籍数量的成语,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从古至今,无论是藏书之家还是学者文人,都以拥有丰富的知识为荣。这些典故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