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青山多妩媚全首诗的解释】“我见青山多妩媚”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情感与心境。
一、诗句背景与作者简介
作者: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一生主张抗金,但屡遭排挤,壮志未酬。
作品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与友人陈亮(字同父)之间的唱和之作。两人皆有报国之志,常以诗词互答,表达胸中郁结。此词写于辛弃疾被贬期间,借景抒情,寄托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理想的失落。
二、全诗原文及释义
原文:
>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情与貌,略相似。
>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诗就,此时风味。
> 江州司马,青衫湿。
释义:
- “我见青山多妩媚”:我看到青山如此美丽,感到非常喜爱。
-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想,青山看见我也应该觉得我很有意思。
- “情与貌,略相似”:我的情感和青山的面貌,似乎有些相似。
-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诗就,此时风味”:我独自一人在东窗下饮酒,想起陶渊明,他的诗作此时也颇有韵味。
- “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借指白居易,因感伤而泪湿衣襟,表达出一种深沉的忧思。
三、总结与分析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
作者 |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 |
主题 |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
意象 | 青山、陶渊明、江州司马 |
表达情感 | 孤独、惆怅、怀才不遇 |
修辞手法 | 拟人、借古抒怀 |
思想内涵 | 抒发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对自由与归隐的向往 |
四、结语
“我见青山多妩媚”一句,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远。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欣赏,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通过青山与自我的“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仍不失傲骨与风骨的精神追求。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辛弃疾词作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