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铤而走险还是挺而走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铤而走险”和“挺而走险”这两个词。虽然它们的发音相似,但意义却大相径庭。很多人在使用时容易混淆,甚至误用。本文将对这两个成语进行详细解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其区别。
一、词语解释
1. 铤而走险
“铤”原意是指快跑的样子,引申为急迫、仓促。因此,“铤而走险”指的是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被迫采取冒险的行为。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无奈和被动意味,常用于描述人在极端情况下做出的危险选择。
例句:由于公司资金链断裂,老板只能铤而走险,向高利贷借钱维持运转。
2. 挺而走险
“挺”有挺身而出、勇敢的意思。然而,“挺而走险”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通常被认为是“铤而走险”的误写或误读。在正式语境中,并没有“挺而走险”这一说法。如果有人使用这个词,可能是想表达“敢于冒险”或“勇敢行动”,但这种用法并不规范。
例句(非标准):他挺而走险,独自前往敌后执行任务。(注:此句应为“铤而走险”)
二、常见误区
许多人因为发音相近,将“铤而走险”误写为“挺而走险”。这种错误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较为常见,尤其是在不熟悉成语来源的人群中。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铤而走险”是正确的成语,而“挺而走险”在现代汉语中并无实际意义。
三、总结对比表
项目 | 铤而走险 | 挺而走险 |
正确性 | ✅ 正确成语 | ❌ 非标准用法 |
含义 | 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冒险行动 | 无明确含义,多为误写 |
用法 | 常用于描述被迫冒险的行为 | 不建议使用,易造成误解 |
例句 | 他在绝望中铤而走险,试图翻本 | ×(应为“铤而走险”) |
情感色彩 | 带有无奈、被动情绪 | 无固定情感色彩 |
四、结语
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正确使用成语至关重要。对于“铤而走险”和“挺而走险”的区别,我们应当注意区分,避免因误写而影响表达的准确性。记住,“铤而走险”才是正确的成语,而“挺而走险”则属于误用或误听。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加严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