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什么意思】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由于大脑供血障碍或脑血管破裂导致的急性脑部疾病。它可能引发脑组织损伤,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或造成永久性功能障碍。了解脑卒中的定义、类型和表现,有助于及时识别和应对。
一、脑卒中的基本定义
脑卒中是指由于大脑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导致大脑局部缺血或出血,进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
二、脑卒中的分类
类型 | 定义 | 占比 | 常见原因 |
缺血性脑卒中 | 大脑血管被血栓或栓子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 | 约70%~80% | 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心源性栓子等 |
出血性脑卒中 | 脑血管破裂,血液渗入脑实质或脑室 | 约10%~20% | 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外伤等 |
三、常见症状
脑卒中发病急,症状多为突发性的,常见的包括:
- 突然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或无力,尤其是一侧身体
- 突然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
- 突然视力模糊或视野缺失
- 突然行走困难、头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 突然剧烈头痛,无明显诱因
四、诊断与治疗
脑卒中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和临床评估。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 缺血性脑卒中:常用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进行治疗,同时控制危险因素。
- 出血性脑卒中:可能需要手术清除血肿或降低颅内压。
五、预防措施
-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
- 戒烟限酒
- 保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
-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
六、总结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主要类型。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但若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以显著改善预后。了解脑卒中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
如您或身边人出现疑似脑卒中症状,请立即就医,争取黄金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