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斥方遒什么意思】“挥斥方遒”是一个富有力量和气势的成语,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句话描绘了青年时期充满激情与抱负的精神状态。那么,“挥斥方遒”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从字面、引申义以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拆解 |
挥斥 | 挥洒、驱使、放纵 | 表示一种豪迈、自由的行为方式 |
方遒 | 正强盛、旺盛 | 指事物处于鼎盛、强劲的状态 |
整体含义:形容人意气风发、精力充沛,敢于表达自我,胸怀大志,充满奋斗精神。
二、引申意义
“挥斥方遒”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或动词短语,它更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人生态度。常用于描述年轻人在青春年华中展现出的激情、勇气与理想主义精神。
- 象征意义:青春、热血、理想、奋斗
- 情感色彩:正面、激昂、充满希望
- 适用场景:可用于描写个人成长、团队精神、历史人物等
三、使用示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青年风采 | “他年纪轻轻,却已显露出挥斥方遒的气概。” |
形容奋斗精神 | “在创业初期,他挥斥方遒,带领团队不断突破。” |
历史人物描写 | “毛泽东年轻时便有挥斥方遒之志,立志改变国家命运。” |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不要误用为贬义:虽然“挥斥”有“挥洒”的意味,但整体是褒义,不可用于批评或贬低他人。
2. 避免滥用:该词多用于文学或正式场合,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3. 注意搭配:通常与“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等词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含义 | 指意气风发、精力充沛、胸怀大志的状态 |
出处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青年人或奋斗者的精神风貌 |
情感色彩 | 积极、激昂、充满希望 |
注意事项 | 不宜滥用,应结合具体语境使用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挥斥方遒”不仅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更是一种激励人心的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黄金阶段,要敢于追求梦想,勇于担当,保持激情与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