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9日血月是什么意思】“血月”是近年来在天文爱好者和网络上较为流行的术语,通常指的是月全食期间月亮呈现红色的现象。2021年11月19日发生了一次月全食,因此这一天的“血月”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什么是“血月”?
“血月”并非正式的天文学术语,而是媒体和公众对月全食时月亮颜色变化的一种形象化称呼。当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即地球完全遮挡太阳光的部分)时,部分太阳光会通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并散射到月球表面,使得月球呈现出红色或橙红色。这种现象被称为“月全食”,而“血月”则是对这种视觉效果的形象描述。
二、2021年11月19日的“血月”事件
2021年11月19日发生的月全食是一次比较罕见的“超级血月”事件。所谓“超级血月”,是指月全食发生在月亮处于近地点(即离地球最近的位置)时,因此月亮看起来比平时更大、更亮。
这次月全食的时间如下:
项目 | 时间 |
初亏 | 18:03(北京时间) |
食既 | 19:16 |
食甚 | 19:25 |
生光 | 19:34 |
复圆 | 20:47 |
此次月全食持续约1小时44分钟,是2021年唯一一次月全食,也是当年最壮观的一次月相变化。
三、“血月”背后的文化与科学意义
科学角度:
- 地球大气的作用:光线穿过地球大气层时,短波长的蓝光被散射,而长波长的红光则更容易穿透,最终照射到月球表面,使其呈现红色。
- 月全食的周期性:月全食属于“沙罗周期”的一部分,大约每18年重复一次,但具体时间会因地球轨道变化略有不同。
文化角度:
- 在许多文化中,“血月”常被视为不祥之兆或神秘现象。例如,在一些古代文明中,人们认为血月预示着战争、灾难或重大变革。
- 现代社会中,虽然大多数人已不再相信这些说法,但“血月”依然吸引大量天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进行观测和记录。
四、如何观测“血月”?
观测“血月”不需要特殊设备,肉眼即可看到。但由于月全食过程中月亮亮度较低,建议在无光污染、天气晴朗的地区观测。使用望远镜或相机可以捕捉到更清晰的细节。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血月定义 | 月全食时月亮呈现红色的现象 |
2021年11月19日 | 发生了一次“超级血月”月全食 |
观测时间 | 北京时间18:03至20:47 |
成因 | 地球大气层对阳光的折射与散射作用 |
文化意义 | 被视为神秘或象征性的天文现象 |
观测方式 | 肉眼或简单光学设备即可观测 |
总的来说,“血月”不仅是美丽的自然现象,也承载了人类对宇宙的好奇与想象。2021年的“血月”不仅是一场天文盛宴,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天文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