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硕辅的词语意思是什么

2025-10-10 06:51:16

问题描述:

硕辅的词语意思是什么,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0 06:51:16

硕辅的词语意思是什么】“硕辅”是一个较为文言色彩的词语,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它通常用来形容有才德、有威望、能辅佐国家或君主的重要大臣。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学术研究或古文阅读中仍有一定的意义。

一、词语解释

硕辅:

“硕”意为大、多、高明;“辅”意为辅助、辅佐。合起来,“硕辅”指的是德才兼备、能力出众、能够协助国家治理的重臣或贤人。常用于赞美那些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大臣或政治家。

二、词义总结

词语 拼音 词性 含义 使用场景 备注
硕辅 shuò fǔ 名词 德才兼备、能辅佐国家的贤臣 古代文献、文学作品、历史评价 带有褒义色彩,多用于正式语境

三、用法举例

1. 《后汉书》:“帝曰:‘吾闻伊尹之贤,今得硕辅,何忧不治?’”

——这里“硕辅”指有才能的贤臣,表示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2. 《三国志》:“诸葛亮,国之硕辅也。”

——用来称赞诸葛亮是国家的重要辅佐者。

四、相关词语对比

词语 含义 与“硕辅”的区别
丞相 古代官职名,掌管国家政务 是具体职位,而“硕辅”是对其品德和能力的称谓
贤臣 有德有才的臣子 更强调道德修养,而“硕辅”更侧重于实际辅政能力
重臣 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官员 强调地位和影响力,但不一定突出其德行

五、结语

“硕辅”作为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词语,虽然在现代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但在理解古代政治制度、历史人物评价以及文学作品时,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理想辅政者的期待,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德才兼备”的高度重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