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豆藤根介绍】岩豆藤根,学名为 Millettia reticulata(别名:岩豆藤、岩豆根),是豆科植物岩豆藤的干燥根部。该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如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常生长在山地林缘或岩石缝隙中。岩豆藤根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传统中医中常用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等功效。
岩豆藤根不仅在民间被广泛使用,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逐渐受到重视。其含有多种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以下是对岩豆藤根的综合介绍,包括来源、性状、功效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岩豆藤根综合介绍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岩豆藤根 |
学名 | Millettia reticulata |
科属 | 豆科(Fabaceae) |
分布地区 | 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
生长环境 | 山地林缘、岩石缝隙 |
采收季节 | 秋季或冬季挖取根部 |
性状特征 | 根呈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灰棕色至暗褐色,质地坚硬,断面纤维性强 |
性味归经 | 苦、辛,微寒;归肝、肾经 |
功效与作用 |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消肿散结 |
主治疾病 | 风湿痹痛、关节疼痛、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
现代研究 | 含有黄酮类、生物碱、多糖等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作用 |
使用方法 | 煎汤内服、研末冲服、外敷 |
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服用 |
小结
岩豆藤根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尤其在风湿性疾病和外伤治疗方面表现突出。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其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正逐步被揭示。在使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应用,必要时应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