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不羡鸳鸯不羡仙的典故

2025-10-06 07:13:38

问题描述:

不羡鸳鸯不羡仙的典故,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6 07:13:38

不羡鸳鸯不羡仙的典故】“不羡鸳鸯不羡仙”是一句富有诗意的古语,常用来表达对爱情、生活或理想状态的向往。这句话虽看似简单,但其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典故。

一、典故来源

“不羡鸳鸯不羡仙”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中的一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原意是说,只要能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即使死去也无怨无悔,宁愿做一对鸳鸯也不羡慕神仙的生活。

“鸳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忠贞爱情的象征,古人常用“鸳鸯”比喻夫妻恩爱;而“仙”则代表超脱尘世、逍遥自在的理想境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人间真情的珍视远胜于对仙境的向往。

二、文化内涵

1. 爱情至上:强调真挚的爱情比任何物质或精神上的追求都更加珍贵。

2. 现实主义:拒绝空想,重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联结。

3. 人生选择:表明一种生活态度,即在平凡中寻找幸福,在现实中感受美好。

三、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不羡鸳鸯不羡仙”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既可以是对爱情的坚守,也可以是对生活态度的表达。它提醒人们,不要一味追求虚幻的理想,而应珍惜眼前人、当下事。

四、总结对比

项目 内容
出处 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
原文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意思 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不愿追求神仙般超脱的生活
鸳鸯象征 忠贞爱情、夫妻恩爱
仙象征 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理想生活
现代意义 珍惜现实中的感情与生活
文化内涵 强调爱情的价值高于一切

五、结语

“不羡鸳鸯不羡仙”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追求虚无缥缈的仙境,而是在于拥有一份真挚的感情和充实的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守住内心的宁静与爱,才是最难得的幸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