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鳏寡孤独指什么】“鳏寡孤独”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曰孤,壮而无妻曰独。”它原本是用来描述社会中四种最需要关爱和帮助的弱势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词语也被广泛用于形容社会上缺乏家庭支持、生活困难的人群。
一、
“鳏寡孤独”是古代对四种特殊人群的称呼,分别指:
- 鳏:年老无妻的男人;
- 寡:年老无夫的女人;
- 孤:年幼无父的孩子;
- 独:壮年无妻的男子。
这些人在古代社会中因失去家庭依靠,往往处于贫困或无助的状态,因此受到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照。在现代社会中,“鳏寡孤独”常被用来泛指那些生活困难、需要社会救助的人群。
二、表格展示
汉字 | 含义 | 说明 |
鳏 | 老而无妻的男人 | 多指年老丧妻的男性 |
寡 | 老而无夫的女人 | 多指年老丧夫的女性 |
孤 | 幼而无父的孩子 | 多指失去父亲的儿童 |
独 | 壮而无妻的男子 | 多指成年未婚的男性 |
三、延伸理解
在古代,国家会通过“赈济”“抚恤”等方式来照顾“鳏寡孤独”,体现了儒家“仁政”的思想。而在今天,这一概念更多地体现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如低保、孤儿补助、残疾人援助等政策,都是对“鳏寡孤独”群体的现代回应。
总的来说,“鳏寡孤独”不仅是历史上的社会现象,也是现代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