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不辱使命成语典故介绍

2025-09-29 18:43:57

问题描述:

不辱使命成语典故介绍,跪求万能的网友,帮帮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18:43:57

不辱使命成语典故介绍】“不辱使命”是一个常用于形容人尽职尽责、圆满完成任务的成语。它源自古代历史事件,体现了责任与担当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不辱使命”常被用来表彰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完成重要任务的人。

一、成语释义

不辱使命:意思是不辜负所承担的任务或使命,即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表现出色,没有让他人失望。

- 不辱:不辜负

- 使命:任务、职责

二、成语来源

“不辱使命”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和《史记》等古籍中,其中最著名的典故是:

典故一:诸葛亮出使东吴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目的是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他面对强大的魏国,凭借智慧与口才说服了孙权,最终促成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为蜀汉赢得了生存空间。

评价:诸葛亮不负重托,成功完成了外交使命,因此被称为“不辱使命”的典范。

典故二:苏武牧羊十九年

西汉时期,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却被扣留多年。他在异国他乡坚持气节,拒绝投降,历经十九年仍忠于国家,最终得以归汉。

评价:苏武以坚定的信念和忠诚履行了国家赋予的使命,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

三、成语用法

用法 示例
作谓语 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真正做到了不辱使命。
作定语 这是一次不辱使命的外交行动。
作宾语 他不辱使命,赢得了领导的信任。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词语
近义词 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尽职尽责
反义词 有负所托、辜负使命、玩忽职守

五、总结

“不辱使命”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责任感、使命感和对工作的敬业态度。无论是古代的文臣武将,还是现代的各行各业从业者,都能从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在面对挑战时勇往直前,不负使命。

成语 不辱使命
出处 《左传》、《史记》等
含义 不辜负所承担的任务
典故 诸葛亮出使东吴、苏武牧羊
用法 谓语、定语、宾语
近义词 不负众望、尽职尽责
反义词 有负所托、玩忽职守

通过了解“不辱使命”的出处与意义,我们更能体会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责任与忠诚的重视。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