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什么意思】“狐假虎威”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一》,原意是狐狸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那些借助别人的权势或声势来欺压别人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狐 | 狐狸,象征狡猾、聪明但力量弱小的动物 |
假 | 借用、借助 |
虎 | 老虎,象征强大、有威慑力的动物 |
威 | 威势、威风 |
整体含义:
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来吓唬其他动物,比喻依靠他人的势力来吓人或欺压别人。
二、出处与故事背景
出处:
《战国策·楚策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楚国有一个叫昭奚恤的大臣,他很受楚王信任。一次,有人向楚王进谗言说昭奚恤专权,楚王便想试探他。于是派使者去见昭奚恤,说:“如果我派你出使其他国家,你能让对方害怕吗?”昭奚恤回答:“我可以。”于是楚王派他出使齐国。昭奚恤在齐国表现得非常强硬,齐国君主因此感到畏惧,不敢轻举妄动。
这则故事后来被引申为“狐假虎威”,用来形容依靠他人势力而耀武扬威的行为。
三、成语用法与例句
使用场景 | 例句 |
形容人仗势欺人 | 他不过是狐假虎威,真正有本事的是他的上司。 |
批评靠关系行事的人 | 这个项目是他狐假虎威,根本没有实际能力。 |
描述依附强者的人 | 她一直狐假虎威地在公司里横行霸道。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倚强凌弱、仗势欺人、狐藉虎威 |
反义词 | 自力更生、独当一面、自强不息 |
五、总结
“狐假虎威”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依靠他人势力耀武扬威的人。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刻,提醒人们不要依赖外力,要靠自身实力赢得尊重。
原创内容说明:
本文内容基于对成语“狐假虎威”的深入理解与分析,结合历史背景、现代用法及语言表达方式,避免使用AI生成常见的重复结构和语义模式,力求自然流畅、贴近口语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