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说信陵君原文翻译】一、
《唐雎说信陵君》是《战国策》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唐雎以智慧和勇气劝谏信陵君不要因一时之怒而失去天下人心。文章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唐雎的机智与胆识,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忠诚与责任意识。
唐雎在信陵君因赵国使者无礼而欲杀之时,劝其以大局为重,避免因小失大。他用“士之怒”与“天子之怒”作对比,强调了君子应有宽广胸怀,不可因一时情绪而影响国家大事。最终,信陵君采纳了他的建议,避免了一场可能引发更大危机的冲突。
这篇文章不仅体现了唐雎的智慧,也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做人要有远见,遇事要冷静,不能被情绪左右。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士之怒也,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 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说:‘士人的愤怒,就是倒下两具尸体,流血五步,天下人都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
信陵君曰:“先生何至于此?寡人不敢以兵相加。” | 信陵君说:“先生怎么到了这种地步?我不敢用武力来对付他。” |
唐雎曰:“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 唐雎说:“专诸刺杀王僚的时候,彗星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白虹贯穿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向宫殿。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勇士,他们心中的愤怒尚未爆发,天象就已显现,加上我,就要成为第四位了。” |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 如果士人真的发怒,就会倒下两具尸体,流血五步,天下人都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
信陵君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信陵君跪下感谢他说:“先生请坐!何必到这种地步呢?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却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保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
三、结语
《唐雎说信陵君》虽短,但寓意深刻。它不仅是古代士人智慧的体现,更是一种处世哲学的表达。唐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展现了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的精神内核。在当今社会,这种以德服人、以理服人的态度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