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的成语有哪些】“末”在汉语中是一个常见的字,常用于成语中,表示“末端、最后、微小”等含义。在日常生活中,“末”的成语虽然不如“头”或“首”那样频繁出现,但依然有不少经典且富有哲理的成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包含“末”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总结
“末”作为成语中的一个字,往往带有一定的比喻意义,如“末节”、“末流”、“末路”等,表达的是事物的末端、结果或细微之处。这些成语多用于描述事物的状态、发展过程或人的行为态度。
以下是部分常见的“末”字成语及其释义:
成语 | 解释 | 出处/来源 |
无足轻重 | 指事情不重要,无关紧要 | 《后汉书》 |
末大不掉 | 比喻机构庞大,难以控制 | 《左传》 |
末学肤受 | 指学问浅薄,只知表面 | 《庄子》 |
末世之风 | 指衰败时代的风气 | 古代文献 |
末路穷途 | 比喻走投无路 | 《史记》 |
末技雕虫 |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艺 | 《文心雕龙》 |
末流之学 | 指不重要的学术或技艺 | 古代典籍 |
末节小事 | 指琐碎、不重要的事情 | 现代常用 |
末日来临 | 比喻灾难或终结的到来 | 现代用法 |
末尾之地 | 指最偏远或最末尾的地方 | 地理类词汇 |
二、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末”字成语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例如“末大不掉”常用于形容组织结构庞大而难以管理;“末路穷途”则多用于描述人生困境。了解每个成语的具体含义和适用场景,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思想。
此外,虽然“末”字成语数量不多,但在文学作品、历史典故中仍有一定分量,值得学习与积累。
以上就是关于“末的成语有哪些”的整理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写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