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床头捉刀人原文及翻译

2025-09-23 15:12:23

问题描述:

床头捉刀人原文及翻译,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3 15:12:23

床头捉刀人原文及翻译】“床头捉刀人”是一个出自《世说新语》的典故,常用于形容外表威武但实际并无真才实学之人。该典故源自三国时期,讲述的是曹操与一位名叫崔季珪的人物之间的故事。

一、原文

> 《世说新语·容止》:

> 魏武(曹操)将见匈奴使,自以形貌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指曹操)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护军(即侍卫)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二、翻译

曹操要接见匈奴的使者,觉得自己容貌不够威严,不足以震慑远方国家,于是让崔季珪代替自己出面。而他自己则拿着刀站在床边。会见结束后,他让护军去问匈奴使者:“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气度不凡,但是那个在床边拿刀的人,才是真正的大英雄。”

三、总结与表格对比

项目 内容
出处 《世说新语·容止》
故事背景 曹操因自认容貌不威严,让崔季珪代为接见匈奴使者
关键人物 曹操、崔季珪、匈奴使者
核心情节 曹操暗中观察,通过使者评价判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典故含义 表面威严未必有实力,真正英雄往往藏于细节之中
现代引申义 常用来讽刺那些看似强大实则无能之人

四、延伸思考

这个典故不仅反映了古代对“仪表与才能”关系的重视,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微妙之处。曹操虽然身居高位,却仍需借助他人来展示自己的形象,而最终被识破的却是他自己——这不仅是对权力者的警示,也是对人性真实面貌的深刻洞察。

“床头捉刀人”虽为典故,但其背后所蕴含的道理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力量和智慧往往不在于外在的表现,而在于内在的修养与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