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折节的折节是什么意思】“低头折节”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某种目的而放弃自己的尊严或原则,表现出屈服、妥协的态度。其中,“折节”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部分,理解它的含义对于准确掌握整个成语的意思至关重要。
一、
“折节”原意是指“改变志节”或“放弃操守”,在古代多用于形容人因外界压力或利益诱惑而放弃原本坚持的气节和操守。在“低头折节”中,“折节”强调的是人在面对困难、压力或诱惑时,选择低头、妥协,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尊严和立场。
这一词语多用于批评那些没有骨气、缺乏原则的人,也常用来表达对某些人丧失人格的不满与惋惜。
二、表格说明
词语 | 含义 | 用法 | 举例 |
折节 | 改变志节、放弃操守 | 多用于形容人失去尊严、妥协退让 | “他为了升官,竟甘愿折节求荣。” |
低头折节 | 指人为了某种目的而放弃尊严、屈服于压力 | 常用于批评或讽刺 | “他在强权面前低头折节,令人不齿。” |
成语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折节下士,礼贤下问。” | 表达谦逊待人之意 | 现代引申为贬义,指放弃原则 |
三、延伸理解
“折节”在古代文学中也有正面意义,如“折节读书”表示一个人放下身段努力学习。但在现代语境中,尤其是搭配“低头”使用时,往往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强调的是精神上的屈辱与人格的丧失。
因此,在使用“低头折节”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曲解其原意。
结语:
“低头折节”的“折节”并非简单的“折断节操”,而是强调在特定情境下,个体为了生存、利益或其他原因,放弃原本坚守的原则和尊严。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