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由己什么意思】“身不由己”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某种情况下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而是被外在因素所左右。这个成语通常带有无奈、被动的意味,表达了人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力不足。
一、
“身不由己”字面意思是“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引申为人在某些情况下无法自主决定或行动,常常受到环境、他人、命运等因素的影响。它多用于表达一种被迫、无奈的状态,常见于生活、工作、情感等场景中。
这个成语在使用时,往往带有一种情绪色彩,比如委屈、无奈、被动接受等。它的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身不由己 |
拼音 | shēn bù yóu jǐ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虽有大功,不得居其位,身不由己。” |
含义 | 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比喻受外界影响而无法自主行动 |
用法 | 常用于描述被动、无奈的状态,多作谓语、状语 |
近义词 | 被迫、身不由主、情非得已 |
反义词 | 自由自在、自主自决、随心所欲 |
使用场景 | 生活、工作、情感、人际关系等 |
情感色彩 | 带有无奈、委屈、被动的情绪 |
例句 | 他这次请假不是不想上班,是身不由己。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身不由己”可以用来表达一种被动接受现实的态度,但要注意语境是否合适。如果语境过于强烈或情绪化,可能会显得过于消极。因此,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境适当调整语气。
总之,“身不由己”是一个含义明确、使用广泛的成语,了解它的意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文表达中的情感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