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一、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的一首词,反映了他在逆境中的心境与人生感悟。该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独处时的孤寂与清冷,同时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坚定与超然。全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在困境中依然保持豁达心态的精神风貌。
二、原文及解析
原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与解析:
- 缺月挂疏桐:残缺的月亮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 漏断人初静:夜深人静,更漏声已停,四周一片寂静。
- 幽人:指隐士或孤独的人,这里指苏轼自己。
- 缥缈孤鸿影:远处一只孤雁飞过,影子若隐若现,象征着孤独无依。
- 惊起却回头:孤雁被惊动后回头张望,表现出不安与警觉。
- 有恨无人省:心中有怨恨,却无人理解。
- 拣尽寒枝不肯栖:宁愿在寒冷的枝头徘徊,也不愿栖息于温暖的地方,表达不屈服于现实的决心。
- 寂寞沙洲冷:最终停留在寒冷的沙洲上,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清冷的意境。
三、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词牌名 | 卜算子 |
作者 | 苏轼 |
创作背景 | 被贬黄州期间,寄居定慧院,心境孤寂 |
词句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意象分析 | 缺月、疏桐、孤鸿、寒枝、沙洲等意象,渲染出孤寂、清冷的氛围 |
主题思想 | 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孤独与坚持,以及不愿随波逐流的高洁品格 |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借景抒情,含蓄而富有哲理 |
历史评价 | 被视为苏轼词作中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其“旷达”与“坚毅”的精神境界 |
四、结语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虽短小精悍,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思。它不仅是苏轼个人心境的真实写照,也为中国古典诗词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艺术光彩。通过这首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孤独与坚韧,也能体会到他在逆境中依旧保持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