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死于何时】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以其才华横溢和英年早逝而闻名。关于他去世的具体时间,历史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多数史料倾向于认为他卒于公元676年。以下是对王勃生平及死亡时间的总结。
一、王勃生平简要
王勃(约650年-676年),字子安,唐代诗人、文学家,出生于山西河津。他自幼聪慧,被誉为“神童”,14岁便中举,成为朝廷命官。他的作品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文采斐然,影响深远。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因写《檄英王鸡》被贬,后又因擅杀官奴被免职,最终在28岁时病逝。
二、王勃死亡时间的考证
根据《旧唐书·王勃传》、《新唐书·文艺传》等正史记载,王勃卒于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不过,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可能是在675年或更早。
依据来源 | 时间 | 备注 |
《旧唐书》 | 公元676年 | 正史记载 |
《新唐书》 | 公元676年 | 同样记载为676年 |
《全唐诗》 | 未明确记载 | 无直接证据 |
学术研究 | 有学者推测为675年 | 根据其作品创作时间推断 |
三、结论
综合历史文献与学术研究,王勃最有可能死于公元676年,即唐高宗仪凤元年。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但主流观点仍支持这一时间。他的早逝令后人惋惜,也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珍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
如需进一步了解王勃的作品或生平,可参考《王子安集》及相关历史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