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春望原文及翻译介绍】《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全诗通过描绘战乱后长安城的破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一、原文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逐句翻译
原文 | 翻译 |
国破山河在 | 国家破碎,山河依旧存在 |
城春草木深 | 城市春天,草木茂盛而荒芜 |
感时花溅泪 | 感叹时局,花也仿佛流泪 |
恨别鸟惊心 | 怨恨离别,鸟声也令人心惊 |
烽火连三月 | 战火接连不断已有三个月 |
家书抵万金 | 家信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 |
白头搔更短 | 白发越抓越少 |
浑欲不胜簪 | 差点连簪子都插不住 |
三、总结
《春望》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尤为经典,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深切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此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杜甫的爱国情怀,也能体会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它不仅是唐诗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