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离婚财产如何分割新婚姻法2023房产(离婚财产如何分割)

2023-08-13 08:12:11 来源: 用户: 

你们好,最近小时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离婚财产如何分割新婚姻法2023房产,离婚财产如何分割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 首先我要向各位网友说明,离婚财产分割时应该分割的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所谓共同财产,是指你们婚姻中两人的全部合法收入。婚内,是指双方在此期间的全部合法收入。

2、 可以归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分割离婚财产时,原则上双方所有的财产都要收在一起,然后一半归个人所有,但同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男女平等的原则。

3、 第二,照顾儿童和妇女利益的原则。

4、 第三,有益生活、方便生活的原则。

5、 第四,权利不应被滥用的原则。离婚财产分割中如何确定共同财产的范围

6、 1.共同财产包括:《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7、 1.工资和奖金;

8、 2.生产经营收入;

9、 3.知识产权收入;

10、 4.继承或捐赠的财产,明确给予配偶一方的除外;

11、 具体包括:房子、汽车、存款、股票、家用电器、日用品等。

12、

13、 一是夫妻共有或全部住房待遇。

14、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购买、建造的房屋,或者婚前双方共同投资的房屋,属于夫妻共同房屋,离婚时应当分割为夫妻共同财产。

15、 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条规定,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房屋的价值和归属未达成一致意见时,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处理:

16、 (一)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

17、 (二)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补偿;

18、 (三)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司法实践的通常做法是:共有房屋能实际分割使用的,可以分割使用。对不能分割使用的,可以作价分给一方,另一方取得补偿。

19、 在确定房屋分给哪方时,应考虑双方住房情况、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在双方条件等同的情况下,应照顾女方。

20、 婚后双方对婚前一方所有的房屋进行修缮、装修、原拆原建,离婚时未变更产权的,房屋仍归产权人所有,增值部分中属于另一方应有的份额,由房屋所有权人折价补偿另一方;进行过扩建的,

21、 扩建部分的房屋应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如离婚后没有住处,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 由于我国住房制度多样化,住房权属状态也是多样化的,具体需要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22、 1、离婚时已经取得产权的房屋

23、 第一,对于私房和具备产权证可上市交易的公房,一般以产权证颁发的时间来界定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按照民法物权原理和我国房屋管理政策,一般情况下房屋权属登记是房屋所有权取得的必经程序。

24、 只有办理了产权登记或过户手续才能真正取得房屋所有权。因此对于在离婚案件中涉及的此类问题,如果诉争的房屋是结婚登记后取得所有权的,应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在结婚登记之前取得所有权的,

25、 应认定为个人财产而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26、 第二,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共同财产购买为产权的,该房屋为共同所有。由于公房使用权可通过承租权转让的方式上市交易,具有一定的交换价值,在离婚分割该房屋时,可区分下列情形处理:

27、 a.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是基于福利政策分配取得,婚后以共同财产购买为产权的,由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无法体现出原公房使用权的交换价值,则在离婚分割该产权房时,可不考虑原公房使用权交换价值的单独归属。

28、 b.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是其以个人财产支付对价取得的,婚后以共同财产购买为产权,在离婚分割该产权房时,应当将取得原公房使用权时所支付对价部分,确定为当时承租的夫或妻一方个人所有,

29、 产权房的剩余价值按共同财产分割。

30、 c.对于婚前由夫或妻一方父母承租,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购买为产权的公房,原公房使用权的交换价值可参考《婚姻法解释(二)》 第22条的规定,推定为父母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31、 离婚时可直接将产权房按共同财产分割处理。虽然是以夫妻一方名义购买,但不是以夫妻共同财产而是以一方父母财产购买,产权证系夫妻双方的名字,仍应为共同财产,只是在财产分割时,酌情考虑财产来源因素。

32、 原系一方父母承租的公房,后以一方名义而非夫妻名义购买成为了公房,且购买的出资来自该方父母,应为一方所有的财产。原系一方父母承租的公房,虽然以夫妻共同财产购置,但产权证上不仅有夫妻一方或双方名字,

33、 还有一方父母名字,该房为家庭共有财产。

34、 第三,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的,该房屋仍为其个人财产,按揭贷款为其个人债务。婚后配偶一方参与清偿贷款,并不改变该房屋为个人财产的性质。在离婚分割财产时,

35、 该房屋为个人财产,剩余未归还的债务,为个人债务。对已归还的贷款中属于配偶一方清偿的部分,应当予以返还。

36、 2、离婚时尚未取得完全产权的房屋指离婚时夫妻双方取得的房屋所有权只是部分产权,不是完全产权,主要指夫妻双方根据福利政策以标准价购买的公有房屋。部分产权房屋是国家历次房改政策的产物,

37、 其突出特点为部分产权处分受到限制。根据国务院1991年6月发布的《关于继续稳妥地进行城镇住房改革通知》 ,其特点集中表现为:

38、 第一、房屋必须在购买五年后才能出售;

39、 第二、出售时原补贴单位有优先购买权;

40、 第三、售房所得按照国家、单位、个人所占比例进行分配。它可能是婚前或婚后购买的但没有取得产权证的公房。由于这类房屋涉及我国特殊的住房政策,又涉及职工单位的利益,住房不能上市交易,

41、 在实务分割中存在一定的障碍。这种离婚时双方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权的情形,如果当事人有争议且协商不成,可以按照《婚姻法解释(二)》 第21条处理,即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

42、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当事人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起诉。

43、 3、离婚时尚未取得产权的房屋指离婚时夫妻双方对其居住使用的房屋尚未取得所有权。婚姻存续期间已经签订买卖合同,但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如果夫妻双方作为买受人没有交清全部购房款而没有取得产权证,

44、 可以按照《婚姻法解释(二)》 第21条处理,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当事人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已经支付了全部房价款,

45、 房屋所有权法律关系比较清晰,只需完善权属登记手续,人民法院可将以下情况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对房屋权属、分割、补偿问题予以处理: 第一、在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

46、 无论是以夫或妻的名义还是夫妻共同名义; 第二、在婚前以夫妻双方的名义购买; 第三、在婚前以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购买,属于婚前共同财产,财产性质存续到婚后仍为夫妻共同财产。

47、 4、在处理夫妻房屋分割的司法实践中还要特别注意房屋中有父母出资的情况

48、 根据《婚姻法解释(二)》 第22条的规定,父母为子女结婚购房的出资,应认定为赠与。即在父母实际出资时,其具体意思表示不明的情形下,从社会常理出发推定为赠与。

49、 若当事人有在离婚诉讼前形成的证据证明其与出资人之间形成的是借贷关系的,则不适用该条规定。需要强调的是,离婚诉讼中父母作出不是赠与意思表示的陈述或证明,尚不足以排除赠与的推定。

50、 人民法院在审查借贷关系是否存在时,除了审查当事人提供的出资协议或借条等是否真实,还要以资金为线索,追查出资及其性质是否真实。对于夫妻婚后父母出资购买房屋产权证登记在出资者自己子女名下的,从常理出发,

51、 可认定是明确向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部分出资应认定为个人所有;若产权证登记在出资人子女的配偶名下的,除非当事人能证明父母出资时有书面约定或声明明确出资者表示向一方赠与的,一般宜认定向双方赠与,

52、 该部分出资为夫妻共同所有。举例说明:甲男与乙女结婚,婚后男方父母出资购房,产权证记载甲一人名下,男方父母出资应认定为赠与甲一人所有;甲男与乙女结婚,婚后男方父母出资购房,产权证记载于乙一人名下,

53、 若乙不能证明出资为对其一人的赠与,男方父母出资应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甲男与乙女结婚,婚后男方父母出资购房,产权记载甲乙二人名下,该出资应认定为对双方的赠与。实践中父母除了出资为子女购房,

54、 还可能为子女出资购买其他物品,同样可根据《婚姻法解释(二)》 第22条规定的精神作出相应的归属认定。

55、 二、对承租房屋的处理

56、 承租权产生于承租人与单位或房管所之间的协议,涉及第三人,不是夫妻个人财产,也非夫妻共同财产,因而该房屋不能处理,但承租权可以处理。夫妻离婚时,租用的公房如何处理, 《婚姻法》 没有明确规定,

57、 1996年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若干问题的解答》 中作了一些规定。主要内容是: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而由一方承租的,承租方对另一方可给予适当经济补偿;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

58、 如果面积较大能隔开分室居住使用的,可由双方分别租住;对可以另调房屋分别租住或者承租方给另一方解决住房的,可以准许。在审理具体离婚案件时,对租用公房应按照《合同法》 关于租赁合同的规定,

59、 结合《婚姻法》 的立法精神和基本原则来处理。

60、 存款,在银行有详细的记录,因此在分割的时候只要知道对方的账号就可以进行分割。原则是双方存款加到一起,然后一人一半。按说这种分割方式很公平,但是在实践当中,我们遇到的当事人往往都希望分割对方的存款,

61、 却不愿意分自己的存款。我们为了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当事人的里也,也会告诉我们的当事人一些减少自己存款的方法,如:在起诉前尽量早的时间以小额提款方式将存款提出,或者以刷卡方式购买物品尽量将现金留在手中,

62、 或者少量多次换购购物卡,多找发票冲抵支出等等,这些小手段都可以有效地减少手中的存款,以达到分割对方财产的目的。(虽然这种方式看上去很卑鄙,但是在实践中屡见不鲜,不得不提)

63、 婚前股票在婚后取得较大增值,但是当事人一方不能证明所有增值均由婚前股票部分带来时,增值部分属于共同财产。 在实践中婚后增值部分一般都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值得注意的是股票也存在上述被套现后转移的风险。

64、

65、 知识产权如著作权、专利权等:

66、 婚后一方所取得的知识产权,离不开配偶他方的支持。对已经实现的经济利益,无疑应该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67、 婚前完成的智力成果,婚后取得经济利益能否作为共同财产,我们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区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68、 1、当智力成果,比如著作权婚前一方已经创作完成并发表,只是在婚后才取得稿酬。对这种情况,应该视为是婚前财产。因为婚前一方作品一经发表,即取得财产权利,是一种既得财产权利,

69、 只是在婚后实际取得所以不影响婚前财产性质。

70、 2、当婚前完成智力成果创作,比如一项发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转让或投入市场,而在婚后投入市场。对这种情况,我们也通常认为原则上不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对知识产权的经济利益在婚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才取得的,

71、 且另一方对经济利益的取得付出劳动的,可分给适当的财产。

72、 如,汽车、家电、首饰、等等都按照一人一半的原则分割,如果你想多占多拿,就提前将这些东西藏好,只要对方无法举证这个东西的存在,它就属于你了。汽车比较特殊属于在交管局有登记的,藏匿的可能性不大,

73、 就不用费心了。

以上就是离婚财产如何分割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