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唐代古文运动)

2023-10-19 08:31:41 来源: 用户: 

你们好,最近小时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唐代古文运动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宋中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征的文化体育运动。因为涉及到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具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个概念是韩愈提出来的。

2、 他把六朝以来强调音律、修辞、排比的骈文视为俗文,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汉代文章的传统,所以称之为“古文”。韩愈提倡古文,旨在恢复古代儒家道统,把文风和复兴儒学变成一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的时候,

3、 进一步强调要文明。在唐代,这一运动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

4、 所谓“古文”是为了骈文。先秦两汉散文的特点是简约,以散行简句为主,不受格式限制,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所谓“骈文”,是指六朝以来讲究排比、修辞、旋律、典故的文体。自南北朝以来,

5、 骈文盛行于文坛,始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虽然有骈文作品,但大量文章形式死板,内容空洞。流于形式,如对偶、气质、典故、修辞,华而不实,不适合使用。骈文作为一种文体,已经成为文学发展的障碍。

6、 西魏的苏绰曾经把《尚书》模仿成《大诰》,提倡商周古文的体例,但是并不奏效。

7、 韩愈等人高举“复古”大旗,主张学古文、学古道,以此宣传自己的主张和儒家思想。这一主张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会上的广泛反响,逐渐形成了群众斗争的浪潮,压倒了骈文,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运动”。

8、 这个运动有它的发展过程。骈文流行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要求了。初唐时期,陈子昂提倡复古,是文体革新的先驱。后来,萧、李华等人纷纷效仿,提出采用三代两汉之法的主张,为汉刘古文运动做了思想准备。尽管中唐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

9、 唐朝国力较弱,但贞元以后,

10、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才有“复兴”的希望。这样,韩愈等人倡导古文运动的时机就成熟了。他们提出了“挟道”、“挟”的口号,这是古文运动的基本理论。他们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感情。

11、 要强调“有话直说”(韩愈《答李翊书》)和“有话直说”(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的精神。他们一方面身体力行,一方面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使得古文运动的势头越来越强。

12、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提倡古文,是为了弘扬古道,复兴儒学。韩愈说:“学古道,同时想说话;通过他们的话说话的,是向往古道的人”(《题欧阳生哀辞后》)。所以,

13、 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第一位,但韩愈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道统,柳宗元则主张“以时、物为道”(《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

14、 韩、刘提倡古文,在当时经历了一些斗争。韩愈曾说:“一个仆人,当了很久的作家。每次他在自己心目中认为自己是好的,就会认为自己是恶的。名字小,说明人也小;你要说什么就说什么,人家会很奇怪。”(《与冯宿书》)然而,面对人们的批评和嘲笑,

15、 韩愈坚定不移。他“不顾风俗,嬉笑辱骂,接召而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他不断成长。

16、 古文运动的团队。韩愈的学生有李敖、皇甫石、韩力等。他们改相为教,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发展。韩、刘注重从口语中吸收新鲜词语,提炼出接近口语的新的书面语,写了不少作品。

17、 它拓展了书面语言的表达功能,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新的散文传统。唐朝末年,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写的一些讽刺杂文也用古文,可以说是古文运动的继承。

以上就是唐代古文运动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