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丝系统在分子云中无处不在。大多数致密的团块和核心都是以丝状形式形成的,在恒星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研究轮毂-丝状系统是了解大质量恒星形成的最佳方法之一。
近日,博士生马迎秀中国科学院(CAS)天文台(XAO)的学生和她的合作者发现了一个中心丝系统G323.46-0.08,为引力塌缩和吸积流提供了证据。
该研究于7月27日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分子云中的细丝可以重叠形成中心细丝,其包括致密的中心和与其相关的细丝。在重力主导的分子云全局分层塌陷的情况下,这些细丝构成了气体从扩展的云到中心密集团块的漏斗通道。中心的团块会从周围吸积更多的物质,它们的质量会变得更大,更有可能形成高质量的星团。
研究人员发现轮毂-细丝系统G323.46-0.08由三个子细丝(F-north、F-west和F-south)组成,高质量团块AGAL323.459-0.079位于轮毂中心。在F-west和F-south观察到大规模的吸积流,表明它们正在将气体输送到中央团块。
最小吸积率估计为1,216太阳质量(M⊙)Myr-1,丝状吸积流似乎是提供形成中心高质量团块AGAL323.459-0.079和推动恒星所需材料的重要机制。其中发生形成活动。
在轮毂中,气体速度梯度显着增加,并且在位置-速度图中呈现出V形结构,该结构描绘了经历重力塌陷的加速气体运动。
研究人员从研究中的重力塌陷模型中获得了最佳拟合参数,轮毂连接点质量在1,000M⊙至1,500M⊙之间,与观测到的AGAL323.459-0.079质量1,100M⊙一致。
“我们的研究强烈支持全球等级崩溃的理论,”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