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2023-05-26 12:32:15 来源: 用户: 

你们好,最近小时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非金属性强弱判断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 第一,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是非金属元素强弱的本质反映。

2、 获得电子的能力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正相关,即一个元素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3、 对于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核电荷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检查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大,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4、 对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或外层电子层排列相似),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阻止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小,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5、 第二,通过位移反应判断元素的非金属强度

6、 用置换反应判断元素的非金属强度,必须有一个大前提,即——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作为氧化剂,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判断结果与元素非金属强度的本质不矛盾。

7、 即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单质可以代替非金属性弱的元素单质。

8、 第三,比较非金属元素的相对强度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的酸性。

9、 一般来说,主族元素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越容易电离H,酸性越强,非金属越强。例如:

10、 酸度顺序为:HCLO4 > H2SO4 > H3PO4 > H2CO3 > H2SiO3。

11、 非金属元素:氯>硫>磷>碳>硅。

12、 第四,通过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来比较非金属元素的相对强弱。

13、 卤素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度主要取决于卤素原子的电子获取能力,这可以很好地解释元素的非金属强度与原子结构的对应关系。同时,卤化氢的热稳定性也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正相关。因此,

14、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常被用作判断对比元素非金属性质的依据。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越坚固。

15、 如稳定性:HF>H2O>HCl>NH3>HBr>HI>H2S>PH3,

16、 所以非金属:氟>氧>氯>氮>溴>硫>磷。

17、 而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分子中原子间的成键方式和键焓(或键能)密切相关。

18、 5.根据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它们的相对强度。

19、 用元素周期表反映元素周期律有多种形式:

20、 (1)从左到右,从碱金属到卤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而金属性逐渐减弱,如F > O > N > C > B;氯>硫>磷>硅等。

21、 从上到下,随着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加,非金属逐渐减弱。如f > cl > br > I;O > S > Seas等

以上就是非金属性强弱判断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