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室温超导体声明的复制未能显示超导性

2023-05-18 16:09:00 来源: 用户: 

南京大学的一组物理学家试图复制罗彻斯特大学的一个团队进行的实验的超导结果,生产出了所需的材料,但也发现它不是超导的。在他们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中,该小组复制了先前团队的工作并测试了所得材料。

2020年,由机械工程师兰加·迪亚斯(RangaDias)领导的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工程师和物理学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声称已经创造出一种化合物,当暴露在极端压力下时,该化合物在室内温度。此后不久,由于研究团队使用了未记录的数据,《自然》杂志撤回了这篇论文。

最近,同一个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另一篇论文,声称他们创造了一种不同的材料,这种材料在室温下变得超导——在比他们第一篇论文中描述的材料低得多的压力下。在这项新的努力中,中国团队重复了这项工作,希望能找到相同的结果。

这项工作涉及罗切斯特大学(UoR)团队采取的相同步骤,即用氮掺杂镥氢化学物质。这项努力背后的想法是,在适当的条件下,富含氢的化学物质可以激发库珀电子对的形成,这与超导性有关。

中国的团队发现这个过程确实导致了一种化合物的形成,乍一看似乎与UoR团队创建的化合物相同。使用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进行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的结构是一种氢-镥-氮化合物,看起来与UoR化合物几乎相同。拉曼光谱测试表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振动频率。当材料受到高压时,中国团队甚至发现了UoR团队报告的相同颜色变化。

不幸的是,当对该材料进行超导性测试时,情况看起来并不一样。即使在超低温下进行测试,中国团队也无法检测到任何转变变化。

中国团队并没有否认UoR团队获得的结果——相反,他们认为材料中存在的氮掺杂剂的量可能不足以产生预期的效果。他们还注意到,在他们的样本中,掺杂剂分布不均匀。他们建议需要进一步测试来验证小组在UoR获得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