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ft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Uber近两年的各种动荡
借着Uber过去面临的内忧外患,在一众巨头扶持以希冀打破出行领域一家独大局面的Lyft在近日公布上市招股书,距离成为网约车第一股几近一步之遥。相对于Uber和滴滴,体量更小的Lyft后来居上,能给全球市场带来哪些启示。缠斗了7年之后,Lyft最终还是抢在了老对手Uber前面,先一步登陆资本市场。东部时间3月1日,网约车公司Lyft正式发布了IPO招股书。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拟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NASDAQ GS)IPO上市,股票代码为“LYFT”,此次募资总额为1亿美元。如果顺利IPO,Lyft将赶在Uber和滴滴之前成为全球网约车第一股。
从2012年成立至今仅7年时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平台在巨人Uber的背后紧紧追赶,不仅在市场,包括加拿大以及部分欧洲市场都已经开始逐步立足。招股书中显示,到2018年Lyft共拥有190万名平台合作司机,服务了近3070万名乘客,总预订量(金额)达到81亿美元。Lyft方面表示,根据乐天机构(Rakuten Intelligence)的估计,截至2018年12月,Lyft在网约车市场的份额从一年前的22%攀升到了39%。
这个小弟追赶大哥的故事,不仅在全球共享出行领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话题,也让国内网约车市场看到了“后滴滴时代”的更多可能性。尤其是作为后来者,Lyft究竟是如何追赶Uber的?上市前的Lyft又将在竞争中拿出哪些大招?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又会是什么?
追着动荡的Uber快速增长
虽然即将成为共享出行第一股,但是Lyft公司的体量相比Uber仍有很大差距。估值方面,在2018年6月完成6亿美元的融资之后,Lyft的估值为151亿美元。据路透社早前的报道显示,在此次IPO过程中Lyft希望估值能够达到200亿美元至250亿美元。单从市值方面,Lyft相对老对手Uber以及网约车巨头滴滴而言还较为弱小(Uber和滴滴的估值均远超500亿美元)。
此前,滴滴和Uber也曾不止一次传出即将IPO的消息,但两家公司持续的“变化”也让IPO计划一再推迟。虽然Uber目前已经做好上市的准备,但现阶段从公司的稳定性方面来看,Lyft显然要更有优势,这或许也是其IPO之路相对顺利的原因之一。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能够成为全球网约车第一股,也是Lyft的一次胜利。
除了内部安定,Lyft的亏损情况似乎也容易让投资者“理解”。从2009年Uber成立至今,亏损问题一直都是全球所有网约车企业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且体量越大、亏损就越多。
根据此前Uber公布的2018年财务业绩显示:2018年Uber累计亏损18亿美元。而网约车巨头滴滴,前不久也爆出2018年亏损达109亿元(人民币),其中在司机补贴方面共计投入113亿元。此次即将IPO的Lyft情况略好一些,根据Lyft的招股书显示:其2018年的营收为21.56亿美元,净亏损为9.11亿美元。
回顾Lyft过去三年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到情况在改善:2016年、2017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6.83亿美元和6.87亿美元,2018年净亏损同比更是增长了32%。虽然亏损在不断增加,但是年满7岁的Lyft仍处于业务高速增长阶段。从营收情况来看,2016年、2017年分别为3.43亿美元、10.59亿美元,而在2018年Lyft营收已经接近2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一倍)。或许得益于其亏损增加的幅度远低于收入增幅,这次IPO也将给资本市场带来足够的信心。
Lyft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Uber近两年的各种动荡。
当然,在惊叹于Lyft面对Uber这位强敌依然取得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
过去两年,内部人事纠葛、性别歧视丑闻加上外部市场的震荡,导致包括Uber创始人在内的多位高管相继离职。虽然,新任CEO科斯罗萨西上任之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退出部分和地区的市场、卖掉相关业务,但是在本土,这种不稳定还是给了Lyft极佳的增长机会。
根据销售估算统计公司TXN Solutions持续发布的几份报告显示,2015年Uber在出行市场的占有率一度高达92.3%,当时Lyft市场份额仅为7.7%。但是到了2017年,内外部因素尤其是Uber工程师苏珊•福勒因遭受性别歧视后在博客上的公开指控,导致Uber的市场份额最终下滑至75.3%,此时Lyft的市场份额已经升至24%左右。也正是从2016年开始,Lyft抓住了前者的内忧外困,通过补贴、技术创新等手段迅速提升了自己的口碑。
根据Lyft本次招股书显示,近两年来其市场份额增长非常迅速,截至2018年年底在美市占率达到39%,相比2016年增长了17%。而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econd Measure的统计,Uber目前在的出行市场占据了约68.5%的市场份额。虽然不同机构统计数字有一定出入,但是仍可看到Lyft在市场中的分量。
IPO不仅要抢跑还要抢“人心”
考虑到公司的规模更小、更专注,而且没有Uber那么出名,目前Lyft为了在IPO时获得更多支持,也是煞费苦心做出了不少积极举措。
近两周来,Lyft一直在给乘客提供大幅的优惠打折,这似乎是为了在上市前获得市场份额。其中一项,是在3月中旬之前可以有10次半价优惠乘车的福利(但每次最高只能优惠6美元)。网约车公司已经以提供比传统出租车服务更便宜的乘车服务而闻名,Lyft在IPO前的大幅折扣,也让其更深地陷入了与竞争对手Uber的价格战中。
另外,Lyft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将向一些最敬业的司机发放现金奖金,供他们在IPO时购买股票。据悉,信誉良好的司机将获得1,000美元至10,000美元不等的奖金。
如果Lyft按计划进行IPO,它还将成为第一家在路演中与潜在投资者进行沟通的公司,并有机会明确自己在业内的角色,即作为一家领先于更大竞争对手的创新企业。
Lyft始终认为自己是连接司机和乘客的过程中的“代理人”,只是以第三方身份为乘客提供运输服务,乘客和司机都有拒绝交易价格的能力。
招股书文件显示,Lyft计划公布公司净营收,以净营收为基础确认收入,意味着Lyft的收入总额远远低于所有乘客在给定期间支付给司机的总金额。能以这种方式来报告收入,是因为
有消息称,Uber未来在收入报告方面很可能也会做出类似的选择。当然,这种方式有可能会招致财务分析专家的批评,有专家认为,网约车公司如果不公布更全面的衡量标准,让投资者了解他们给司机的薪酬,将对投资者造成伤害。
任何方式都是有利有弊,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首先采取这种报告方式,Lyft显然经过深思熟虑。
此次IPO招股书中透露出的最大不确定性,实际上来自于Lyft的双重股权结构,这可能会让很多投资人信心满满,也可能会让一部分投资人顾虑重重。像许多热门科技公司一样,Lyft计划将董事会投票权集中在创始人洛根•格林(Logan Green)和约翰•季默(John Zimmer)身上,并希望以此来试探资本市场的反应。
目前,Lyft尚未透露两位创始人将会拥有多大的集中度。目前担任Lyft首席执行官的格林,以及担任的总裁季默各自持有1,180,329股Lyft A类股,大约占到了Lyft目前发行的240,597,591股A类股的0.05%,但分析师普遍认为他们将拥有投票权。
或许,这种双重股权结构并不会吓退投资者,不过也会招致个别人的尖锐批评,因为这种结构让股东们几乎不可能质疑管理层的任何决断。
可能获得更多原本青睐于Uber的投资
对于Lyft而言,因为与Uber同属一个赛道,而且同类型公司吸引到的资本毕竟有限,所以Lyft目前的抢先上市以及很多积极举措,都意味着其。这或许是Lyft现阶段抢先登录资本市场的最大机会和优势。
反观Uber,实际上也一直在积极筹划登陆资本市场的工作。根据公司CEO科斯罗萨西透露,目前Uber 已经制定了上市时间表,预计将于 2019 年 IPO。此前据外媒报道,Uber已经向监管机构秘密提交了 IPO 文件。如果以Uber的体量和估值来看,虽然会晚于Lyft,但很可能会成为全球2019年一系列IPO事件中规模最大的一宗。
亏损持续,双雄竞争远未见分晓
在IPO这一步上,Lyft目前已经抢得先机。但对于自身而言,更加现实的问题是——面对Uber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即便未来顺利上市其自身很多弱势也不会减少太多,特别是在市场拓展和业务多元化方面。
在主营的网约车业务方面,Lyft目前依然以市场为主,在海外的主要市场仍聚焦在加拿大。而Uber虽然在东南亚等地选择退出和出售业务,但现阶段其业务依然遍布全球很多主要市场。
另外,从整个网约车市场来看,目前全球重要的网约车市场格局均已经相对稳定——市场的滴滴、东南亚的Grab、北美和欧洲的Uber。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家巨头的背后均有软银(SoftBank)的影子(目前软银拥有Uber15%股份)。所以它们之间并不会过分的竞争,而未来共同面对Lyft这样一个“外人”时,恐怕就不会“心慈手软”。
很有趣的是,Lyft背后的主要投资方也是来自的投资企业,由三木谷浩史创立的电商巨头乐天(Rakuten)拥有Lyft 13%的股份。三木谷浩史在2015年投资了3亿美元并成为Lyft的董事,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在的资本市场,乐天(Rakuten)与软银本身就是竞争对手,同样财大气粗的乐天在IPO之后如何进一步助力Lyft,也将成为后市的重要看点。
业务多元化方面,Lyft目前与竞争对手相比同样存在较大差距。
再看一下
根据多家外媒的报道,目前Uber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交通运输和物流的全平台公司。主营的网约车业务之外,Uber还布局了如餐饮外送、电动自行车,自动驾驶和飞行汽车等等一系列面向未来的业务布局,虽然这些业务的相关投入会大大增加Uber的前期投入成本,但是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也意味着Uber拥有更为远大的未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网约车这一个篮子里。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此前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UberIPO计划书中给出了1200亿美元的惊人估值。
而Lyft虽然目前也在共享单车、滑板车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做了一些尝试,但是面对这些只烧钱难回本的业务,以其目前的体量很难同时兼顾太多。实际上,与Uber、滴滴相同,Lyft一直都面临着资金匮乏的问题。在融资方面,其在2015年获得10亿美元融资之后,直到2017年才获得新一轮6亿美元的融资,这笔融资的背后某种意义上甚至还要感谢Uber的动荡。所以,尽快上市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已经成了Lyft的首要使命。
可以说,网约车市场没有永远的强者或者垄断者,这一点在滴滴身上就非常明显。很多人都认为现阶段滴滴在国内网约车市场已经达到了垄断的地位,但我们可以看到,面对连续不断的竞争者,滴滴依然要不断拿出更多补贴和精力来与它们进行竞争。的后滴滴市场,与目前本土Uber与Lyft两强相争有着很多类似的情况。
从目前Lyft的增长速度来看,其在的市场竞逐远未结束,而想要继续争夺Uber的市场份额,其就需要拿出更多资金,这将会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所以,Lyft急于上市首先是要融到更多的钱,毕竟仍然有很多的新业务要开拓,有很多的故事要继续讲。在共享出行这个看不见底的“烧钱”市场,谁拥有更多资本,谁在未来就会拥有更多的胜算。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宝子们,杭州 房子装修完成啦!这次要给大家分享几家设计超赞的装修公司哦。它们各具特色,从空间规划到风格...浏览全文>>
-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在上海,装修房子对于每个业主而言,都是极为关键的一步,然而,如何挑选一家值得信赖的...浏览全文>>
-
2025年以来,联通支付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以数字和科技为驱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履行支付为民社会...浏览全文>>
-
良工巧匠,方能筑就华居;精雕细琢,方可打造美家。当我们谈论装修公司时,选择一家靠谱可靠的公司是至关重要...浏览全文>>
-
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建筑垃圾产生量超 ...浏览全文>>
-
家人们,在上海要装修,选对公司那可太重要了!古语有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个温馨的...浏览全文>>
-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车型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作为国内新能源...浏览全文>>
-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安徽滁州地区的宝来2025新款车型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浏览全文>>
-
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变化,滁州地区的消费者对高尔夫车型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作为大众品牌旗下的经典车型,高尔...浏览全文>>
-
在2023年,大众探影以其时尚的设计和出色的性能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作为一款小型SUV,探影凭借其紧凑的车...浏览全文>>
- 安徽滁州途安L新车报价2022款,最低售价16.68万起,入手正当时
- 小鹏G7试驾,新手必知的详细步骤
- 别克GL8预约试驾,4S店的贴心服务与流程
- 安徽阜阳ID.4 CROZZ落地价全解,买车必看的省钱秘籍
- 淮北探岳多少钱 2025款落地价,最低售价17.69万起现在该入手吗?
- 安徽淮南大众CC新款价格2025款多少钱能落地?
- 淮北长安启源C798价格,最低售价12.98万起现在该入手吗?
- 安徽淮南途锐价格,各配置车型售价全解析
- 蒙迪欧试驾预约,4S店体验全攻略
- 沃尔沃XC40试驾需要注意什么
- 滁州ID.4 X新车报价2025款,各车型售价大公开,性价比爆棚
- 试驾思域,快速操作,轻松体验驾驶乐趣
- 试驾长安CS35PLUS,一键搞定,开启豪华驾驶之旅
- 天津滨海ID.6 X落地价限时特惠,最低售价25.9888万起,错过不再有
- 天津滨海凌渡多少钱?看完这篇购车攻略再做决定
- 安徽池州长安猎手K50落地价,买车前的全方位指南
- 山东济南ID.6 CROZZ 2024新款价格,最低售价19.59万起,现车充足
- 试驾海狮05EV,新手必知的详细步骤
- 生活家PHEV多少钱 2025款落地价走势,近一个月最低售价63.98万起,性价比凸显
- 奇瑞风云A9试驾,新手必知的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