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PIXPRO S-1微型可换镜头与蓝牙耳机的价格是多少
号称是世界上最小的蓝牙耳机Dot正在Kickstarter上寻求资金,这款蓝牙耳机尺寸只有13.8x21毫米,重量仅有3.5克(0.12盎司),并砸坏其微薄的资助目标,仅一小时入竞选。其娇小的体型,但是,是以牺牲电池寿命为代价。这种蓝牙耳机是由铝和聚碳酸酯制成,配备了三种不同大小的耳塞(小,中,大),配有便携式感应充电器,目前产品还在原型阶段,耳机通过节能蓝牙4.0协议一次连接到多达八个设备。它的开发者说,它也将采用单一的多功能按钮。
此外,蓝牙耳机Dot还计划于拥有双麦克风主动降噪功能,LED指示灯,外观有白色或黑色,并且有单声道和立体声(双耳塞)版本可供选择。蓝牙耳机Dot充电一次,可以连续听音乐60分钟,或者连续通话90分钟。蓝牙耳机Dot众筹价格是59美元(单声道)和79美元(立体声版本)。
Kodak 柯达 PIXPRO S-1 微型可换镜头数码相机测评报告
说起柯达,老摄友都会叹口气,胶片时代的王者、数码时代的开创者沦落到割肉卖身也逃不脱倒闭重组的命运,为何此致,基本上可以归结为柯达的保守与不思进取。几经周折,柯达的感光器业务出售给私募铂金资本[Platinum Equity],而相机业务则授权给了JK Imaging[简称JKI]。这台PIXPRO S-1[以下简称S1],就是JKI出品。
机身与外形
S1初次亮相也是一年多前,而正式上市则是今年的事情了。S1的外观,按照官方的说法是“半专业造型”,这种措辞其实好奇怪,吐槽的可能更多,相比同阵营的松下、奥林巴斯,没有太多鲜明的外形特点。体积为115.6X684X35.6毫米,在微型单电中属于中小型机型。采用金属机身,但看不出金属质感。手柄上粗下细并并微微突起,贴有皮革纹的胶皮,胶皮偏软,但不黏,手感较好。机身重量290克,如果配合的是轻巧型的镜头,这样的手柄还能提供不错的握持感以及安全感,而配合偏笨重的镜头就会有点手酸。做工方面中规中矩,不算顶级,也不算差。 S1的机身造型给人的感觉比较平庸,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虽然机身不算大,但机身内也集成了充电电路,就像索尼的相机那样。它使用手机常见的Micro USB口充电,电压电流也遵循USB Power标准,理论上它和大部分手机充电器也是兼容的,这种设计的好处是外出时可以少带一个充电器,减轻负担。
体系
S1是Micro 4/3系统机型,柯达[JKI]也是第三个使用M43规范设计机身的厂商。柯达为了配合S1的销售,设计了3款镜头,但并不意味着只有这3颗镜头可用,松下、奥林巴斯的M43镜头[除松下3D镜头外],S1均能正常使用,所以,S1从出生,就拥有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优质镜头群,这是M43系统的一大优势。
感光器
S1采用的是4/3规格的感光器,面积上比APS-C规格小,只有全幅规格的1/4,因此其等效系数为2。感光器像素1600万,官方并没有提到这颗感光器是谁家提供。有部分读者脑洞大开,认为不排除是柯达自家的感光器。确实,柯达是最早将感光器商用化的公司,而且柯达曾经也是4/3阵营的一员,奥林巴斯最早期的43单反用的CCD感光器就是由柯达提供。但这都是过去了,因为柯达的感光器业务已经被卖掉了,这颗感光器不是来自松下就是来自索尼,而来自索尼的可能性更大。
S1具有“传感器偏移光学防抖”,这就是俗称的机身防抖,它的防抖系统建立于感光器模块之上,它靠轻度的位移感光器来补偿抖动,实现防抖效果。相比奥林巴斯的五轴防抖,S1的防抖效果还是明显要逊色不少,但比没有要强。
操控
S1定位入门机型,操控上也就是入门机的那类设计。顶部一个模式拨盘,机背的十字键设计成了一个转盘,除去电源,一共4个按钮,可定义的是2个。
相比松下和奥林巴斯,S1的操控界面风格完全不一样,使用键呼出操控菜单,分列屏幕两侧,使用十字键进行大项目选择,滚轮进行子项目的选择,熟悉后,操作倒是比较顺手。通过十字键还可以进行光圈、曝光补偿等参数的设置,效率比不过双滚轮,但在单滚轮中已经算是很优化的了。直接滚动滚轮,可以进行对焦点的选择,在使用按键选择对焦点的设计中,这算是不错的。两个自定义键可以呼出最常用的的单项菜单,直接用滚轮进行子项目选择。这部分的操作效率尚可,操控逻辑倒是很合理。
S1具有一个3英寸的背屏,92万点,长宽比4:3,折算分辨率640X480,这个规格的屏幕在入门机型中,与松下的大致相当,但比奥林巴斯的E-PL5好。在触摸已经成为松下和奥林巴斯几乎所有机型标配功能时,S1没有这个功能,在某些操作上,尤其选择对焦点方面,效率要打折扣。这个屏幕可以上下翻转,向上90度,向下45度,能够满足大部分非常规机位的拍摄。
用手机连接相机并控制,这已经变成新一代相机很洋气的功能,JKI提供了一个叫PixPro Remote Viewer的APP,支持Android和iOS系统,它可以通过WiFi实现手机控制,控制功能还不少,包括曝光补偿、光圈、白平衡等等常见不常见的功能都有,通过手机也具备了触摸选择对焦点的功能,界面设计也简洁明了,完成度较高。但不支持场景模式下的场景选择,还有色彩模式的选择,留下遗憾。使用这个APP和S1连接,没发生过断开或者难以连接的问题。比索尼的PlayMemories Mobile要好用,但比起松下的Panasonic Image APP,还是要差些。
机内后期
S1的卖点之一就是“重温胶片味道”,柯达作为全球最知名的胶片供应商,它的几个系列胶片风格已经成为一种经典存在,被模仿被怀旧,数字时代似乎再难以重现。S1的菜单中有Ektachrome、Kodachrome、Kodacolor三种模式,对应的是三个同名系列胶片风格。但即便是S1模拟,也味道不是很对,明显的黄,但不够浓重,缺乏对比度,总之,不是胶片味。在机内后期中还有一些色彩模式,我们没有拍摄样张,因为没什么意思,不实用也不特别。
在场景模式中,S1还提供了全景拍摄,说实话,很糟糕,还不如手机的水平。有些用的是手持夜景,它的处理原理和索尼的多帧降噪差不多,通过拍摄多帧合成来降低噪点。但实用性却差很多,原因是S1的连拍速度仅仅4FPS,而索尼的机型可以达到9-11FPS,拍摄同样的帧数,S1要多花费长一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容易造成手抖,最终影响最终合成效果。和很多机型一样,S1还有雪景、夕阳等场景的优化预设,但都没什么特点。
对焦
最近一两年的M43机型,对焦表现都令人满意,尤其松下的,它们代表了反差对焦领域的最高水准,最新的GM1等机型,对焦性能相比高端单反也毫不示弱,在这么强大的阵容支撑下,M43就是对焦快,已经成为了一个标签,但是,S1并不快。
准确的说,S1的对焦是很慢的,慢到了和早期NEX媲美的地步,慢到无法愉快的扫街,因此,我们提供的样张中,没有扫街片,对焦性能完全不够用,只能用来拍拍相对静止的对象,能拍到蜻蜓、豆娘已经很费劲了。即便在光照好的环境中,也会偶尔提示对不上焦。
弱光下对焦比早期NEX好,但也不理想,上面《贡纳场面青铜贮贝器局部》一图拍摄中,已经无法自动对焦,改用手动对焦完成,这样的对焦性能难以令人满意,在微型单电机型中,都属于落后的。
M43用的感光器都具有实时取景高刷新率的技术特点,这个特性是为高速对焦准备的。但不知道S1的设计中哪根筋没搭好,本应该快速的对焦做得很失败,为了找到问题所在,我们使用的都是具有快速对焦性能的镜头,但并无改善,因此推测算法的问题应该较大,或者感光器和图像处理器之间根本就没有建立起高速通讯。
S1具有重点、多点、点测光以及智能测光[AiAE,其实就是平均测光]几种测光模式,测光偏激进,不设置曝光补偿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通常都是比较明亮的,得益于良好的高光宽容度,即便是偏激进,也不太容易出现溢出现象。S1没有提供实时直方图功能,因此确定测光结果时,需要更多一点的经验。
S1提供了±3EV的曝光补偿范围,而同期的竞品机型,很多都有±5EV的补偿功能,理论上这限制了S1的创作空间,不过实际使用中,很难遇到需要使用超过±3EV的设置。
快门
S1的快门范围为1/4000秒 - 30秒,超过30秒,需要启动 B门模式,B门最长时间为30分钟。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的事情,在光圈优先模式下,程序能提供最高的曝光时间仅为1秒,这给夜景拍摄带来难度。要获得超过1秒的曝光,需要使用M手动档,此时你需要凭借经验来估算曝光,对新手来说,很惨。
色彩与白平衡
S1的色彩与奥林巴斯、松下、索尼的不同,它的色彩风格比较特别。它表现暖色略夸张,以至于暖色系会表现得更加温暖,暖色倾向是红黄色,因此很多时候,暖色呈现的是金色调,比较讨好。S1并没有因为暖色牺牲冷色系,S1的蓝色表现也同样有特点,轻盈明亮,又不失饱和度。而绿色是“偏色”最厉害的部分,S1的绿色很难呈现“纯正”的趋势,而总是带着一些黄,使得绿色偏向黄绿,越浅的绿色就越容易偏黄。S1的宽容度表现不逊色于竞品机型。色彩层次表现也不落伍,高光能容纳细节,中间调丰富,暗部表现甚至优于索尼的ASP-C系的微单,也好于松下系列。S1的色彩风格整体算得上明亮轻快,不是那种看着压抑的发色,成像偏软偏柔,应该有不少人喜欢这样的风格。
长时间曝光实施特别的降噪,在很多相机中属于单独的一个项目,而S1没有这个选项,并不是因为人性化机器代为决定了,是真的没有。曝光超过2秒,画面就会出现少数红绿噪点,10秒曝光时就会出现较多噪点,这并不是感光器的问题,而是算法没抹掉这些红绿点点,S1的长曝算法存在问题。如果希望使用S1超过2秒的曝光使用,就需要使用电脑进行后期处理了。
S1提供的功能不多,但白平衡相关的功能却给足了。它除了提供了晴天、阴天等场景预设之外,还提供了白平衡捕捉、K值设定以及白平衡包围拍摄。K值设定有点粗犷,并不是其他机型那样的步进式调整,而是设置了1900、3000、3500、5500、7000、9000、10000K几个档位,这降低了灵活性。
感光度
人造光环境测试和实景拍摄测试,都可以发现S1的ISO1600是可用的,可用的是指的创作性的拍摄,ISO3200时会开始出现失色现象,色彩变淡,但用于记录性拍摄没有问题,这种水准与M43的竞争机型相当,比索尼APS-C机型也差不到哪去。
但问题在于前面说的,S1是无法实现有意义的长曝光拍摄,还有在弱光下对焦性能很差的问题,使其也无法真正有效的工作在弱光环境,所以,S1各档感光器的表现意义只有在2秒内有意义。
高清视频
S1支持最高1080P的高清视频拍摄,但官方并没说明数据带宽是多少,实测几段视频拍摄都小于但接近于20Mbps。某些滤镜可以在视频中拍摄,但意义不大,因为S1的视频功能整体偏弱,视频拍摄中切换焦点和重对焦的功能都缺乏,使得其视频拍摄实用性大大降低。
整体印象
S1给人的体验并不算好,它明显的落后于时代,放在M43初代背景下,它会很出色,但现在的奥林巴斯、松下的完成度高得多,S1存在明显的短板,它的缺点过于明显而且难以接受,你能忍得了对焦慢,你能忍得了长曝有噪点?PixPro Remote Viewer是小惊喜,做得不错,但不足让你忘掉缺点或决定忍受缺点。大概能够坚定购买信念的也就是S1有特色的色彩风格,或者有着不可替代的柯达情结。其实我们挺期待S1能好,很希望这个百年品牌能够续写辉煌,但这只是一个不现实的愿景罢了,唯有唏嘘。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宝子们,杭州 房子装修完成啦!这次要给大家分享几家设计超赞的装修公司哦。它们各具特色,从空间规划到风格...浏览全文>>
-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在上海,装修房子对于每个业主而言,都是极为关键的一步,然而,如何挑选一家值得信赖的...浏览全文>>
-
2025年以来,联通支付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以数字和科技为驱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履行支付为民社会...浏览全文>>
-
良工巧匠,方能筑就华居;精雕细琢,方可打造美家。当我们谈论装修公司时,选择一家靠谱可靠的公司是至关重要...浏览全文>>
-
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建筑垃圾产生量超 ...浏览全文>>
-
家人们,在上海要装修,选对公司那可太重要了!古语有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个温馨的...浏览全文>>
-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车型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作为国内新能源...浏览全文>>
-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安徽滁州地区的宝来2025新款车型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浏览全文>>
-
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变化,滁州地区的消费者对高尔夫车型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作为大众品牌旗下的经典车型,高尔...浏览全文>>
-
在2023年,大众探影以其时尚的设计和出色的性能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作为一款小型SUV,探影凭借其紧凑的车...浏览全文>>
- 安徽滁州途安L新车报价2022款,最低售价16.68万起,入手正当时
- 小鹏G7试驾,新手必知的详细步骤
- 别克GL8预约试驾,4S店的贴心服务与流程
- 安徽阜阳ID.4 CROZZ落地价全解,买车必看的省钱秘籍
- 淮北探岳多少钱 2025款落地价,最低售价17.69万起现在该入手吗?
- 安徽淮南大众CC新款价格2025款多少钱能落地?
- 淮北长安启源C798价格,最低售价12.98万起现在该入手吗?
- 安徽淮南途锐价格,各配置车型售价全解析
- 蒙迪欧试驾预约,4S店体验全攻略
- 沃尔沃XC40试驾需要注意什么
- 滁州ID.4 X新车报价2025款,各车型售价大公开,性价比爆棚
- 试驾思域,快速操作,轻松体验驾驶乐趣
- 试驾长安CS35PLUS,一键搞定,开启豪华驾驶之旅
- 天津滨海ID.6 X落地价限时特惠,最低售价25.9888万起,错过不再有
- 天津滨海凌渡多少钱?看完这篇购车攻略再做决定
- 安徽池州长安猎手K50落地价,买车前的全方位指南
- 山东济南ID.6 CROZZ 2024新款价格,最低售价19.59万起,现车充足
- 试驾海狮05EV,新手必知的详细步骤
- 生活家PHEV多少钱 2025款落地价走势,近一个月最低售价63.98万起,性价比凸显
- 奇瑞风云A9试驾,新手必知的详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