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法律小知识内容(法律小知识)

2023-08-10 10:32:53 来源: 用户: 

你们好,最近小时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法律小知识内容,法律小知识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1、 不懂法就活不下去,所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法律的基础知识和常识。

2、 1.组成

3、 宪法作为法律的一种形式,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特别程序制定和修改的法律,全面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的效力。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4、 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修正案由NPC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5、 2.法律

6、 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补充和废除。根据《立法法》第7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NPC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和其他基本法律。NPC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法律;NPC闭会期间,

8、 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9、 3.行政法规

10、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11、 4.地方法规

12、 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13、 5.自治条例

14、 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与民族区域自治有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根据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变通规定,

15、 但是,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中专门针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规定作变通规定。

16、 6.规程

17、 规则,通常称为行政规则,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其行政职权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某一类事件或人的一般规定,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18、 (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19、 上述法律的起源都具有法律效力,只是效力的层次不同。

20、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1、 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22、 3.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23、 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优先适用效力,经济特区法规的优先适用效力。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

24、 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25、 5.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26、 6.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的原则: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

27、 适用新的规定。

以上就是法律小知识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